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第3部分阅读

作者:作者不祥
    家纲常的苦心中,你可以发现岳麓书院文化;从唐才常的推崇实学、谭嗣同的《仁学》精神里,你同样会感受到岳麓书院的历史影响。  不仅如此,特别令人们欣慰的是,你可以从杨昌济的传统教育,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宗旨“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中,深切地感受和领悟到岳麓书院文化的勃勃生机!!  也许就是历史的巧合,毛泽东就是在岳麓书院这种“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书院文化精神的环境中求学的!  这也许真的是一种巧合,凡毛泽东所在的地方,大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毛泽东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沃土之中。他的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这----也许就是历史的原因,也许就是毛泽东思想之所以被所有中国人接受的一种因素。同时,灿烂的中华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  灿烂的中华文化造就了亘古伟人-----毛泽东;亘古伟人毛泽东又继承和光大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这种和谐的良性循环,在毛泽东的身上得到了极至的体现。&nbsp&nbsp

    南岸小学的“诗对”

    根据毛玉初回忆说(毛泽东家乡韶山冲南岸私塾小学的挂图上的记载说明):他的同学毛泽东小时侯不仅聪明好学,而且很顽皮,很喜欢游泳。在南岸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次他们的老师周春培因事外出,临走时嘱咐大家好好温习功课。但老师走出,毛泽东就和他的几个同学跳下学校外边的池塘里,洗起冷水澡来。老师回来后,发现了这件事,大发雷霆,决定要对他们进行惩罚,打这些同学的手心,并出“诗对”让大家对,同时宣布如果大家能答出来,就免打手心,答不上来照打不误。他首先出了一个对子要毛泽东来对。  老师说:“濯足。你毛泽东先来对。”,  毛泽东知道如果答不上来,就要挨一顿打,便略加思索地说道:“修身”。  老师说:“对得好”。  接着,老师又出了个“牛皮菜”,要毛玉初来对。  毛玉初说:“马屎苋”。  毛泽东站在一旁纠正说:“是‘马齿苋’,而不是‘马屎苋’。因为,它的叶子像马齿。”  由于,两个学生答得还不错,老师就没有打他们的手心。但教育他们说:“以后再也不要偷着洗冷水澡了,免得出事。”  其他同学有的没有答上来,就挨了老师的打。  1957年11月,当时毛泽东的私塾同学毛玉初到北京,与毛泽东谈起这段趣事的时候,毛泽东十分高兴,开心地大笑起来,说:“这件事我记起来了。对了,当时是‘濯足’对‘修身。这个‘濯足’(濯zhuo),就是洗脚。《孟子、离娄上》讲:‘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楚词、渔父》中说:‘渔父莞尔而笑鼓世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那个‘修身’就是修身养性,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礼记、大学》中讲:‘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先生当时以‘濯足’批评我们不应该玩水,我们说这样可以‘修身’,可以锻炼身体,又提高修养,先生当时自然就不责怪我们了,但当时他是有气的,就是拿我们没有办法。”  从上面可以看得出毛泽东与他的同伴们,与其他同学一样,具有小孩子的天真和顽皮,但他们顽皮的高雅、顽皮的天真,顽皮中带着十足的可爱!这也许就是他们的老师不打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吧。&nbsp&nbsp

    与私塾老师的“打油诗”

    毛泽东在读私塾的时候,才思很敏捷。但因他不喜欢当时那一套教育方式,就是不太听老师的话。在他12岁的时候,就已经“四进四出”私塾了。据(蒲苇著《毛泽东故土家族---探秘》西苑出版社1999年2月第二版)记载:  1906年春,有一天,毛泽东被父亲叫到跟前,父亲说:  “石三,爹给你找了一个先生,是你的排房兄长毛宇居,是静湾里一带阔人开的家塾,收纳外埠好学生,在韶山一带,是有名的东家,离家是远了点,但有男工招待茶饭,女工洗刷衣服,生活过得极好,到了那里要好好学,日后成了进榜秀才,做爹的也觉得荣耀。”  二月初间,毛泽东担着书籍行李,随父亲去了学堂。谁知,虽然老师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言传身教,年岁不大却俨然像一个老学究,但讲起课来却仍是乡村老师的那套办法,讲而不解,对古今中外的人物,他最崇拜的孔夫子,认为只有《四书》《五经》才是最有学问的,其余都是无用的“杂书”。而毛泽东则与之相反,最喜欢的古典小说和戏剧。因此,这便与毛泽东的观点相悖了。在老师看来,要坚决禁止那些误人子弟的“杂书”,严禁学生阅读,这令毛泽东大为不满。再加上,毛宇居仅比毛泽东大12岁,父亲一走,毛泽东便开口闭口叫毛宇居“大哥”,从不叫“先生”,全无师道尊严。这样一来,毛宇居心里感到很不满意,但又说不出口。  有一回,毛宇居先生交代学生在课室里温习功课,并要求大家不得随意走动和交头接耳。生性不愿受约束的毛泽东却提出:如果大哥今天不授课,他将到屋后一个僻静而阴凉的大树下,在那里读书记性好。先生没有答应。但等先生稍一外出,毛泽东即刻便溜了出去。  几个时辰过去了,毛泽东不仅背会了课文,而且还看了自己最喜欢的书,还顺手牵羊摘回来一些野果。他先给每一个同学分了一份,然后也给“大哥”留了一份。毛宇居很是生气,厉声责问道:  “谁叫你到处乱跑的?”  “闷在屋里头昏脑胀,背书囫囵吞枣,是没有用的。”毛泽东不以为然,从容答道。  “放肆!”毛宇居涨红了脸。  “那你听我背书好了。”毛泽东赌气到。  毛宇居知道背书是难不倒毛泽东的,便把他唤到教室外,指着室外的天井说:  “我要你赞井,赞不出,我先打你的屁股,然后再去告诉你爹!”  毛泽东自觉理亏,便绕着天井转了一圈,但见青砖砌的天井里,青水汪汪,卵石片片,几条由同学们从小溪沟里抓来的小鱼儿,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来来回回地游动着。他觉得大哥太不尽情理,自己被父亲送到这里,真如这些同学们送到井里的小鱼,没有半点自由。他沉思片刻,一首打油诗从口中吟出: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同学们听了,纷纷围拢过来拍着手说:“赞得好”。  毛宇居满脸尴尬,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确实存在着弊端。他暗自佩服这位才思敏捷的学生,便放了毛泽东。  据当时在毛宇居手下读书的郭梓材回忆说:  “学生除了泽东以外,我,我哥哥梓阁,义兄耿候,堂弟桂五(又叫桂五麻纱),等等……泽东同学从小异常聪慧,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既不喜欢读《三字经》,也不喜欢读《四书》。老师惩罚他,他就和老师‘捣蛋’。他喜欢各种小说。那时侯,他是一个仅十多岁的小孩,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领导者了。他不但带我们和老师造反,反对那种旧传统,而且打游戏仗,他也起了一种组织作用,由他当指挥,发号施令,叫我们冲锋。”  同学刘洪授回忆说:  “老师出‘破题作文’要大家作,他作得非常快。总是交头卷。他还常常帮别人作,他待人很有礼貌,但敢作敢为,他常对人说:‘逢恶就莫怕,逢善就莫欺!’”&nbsp&nbsp

    给父亲的诗

    1910年秋,毛泽东十七岁这年,他再一次违背父亲要他来米行当学徒的意愿,第一次到了离家五十多里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过寄读生活,开始领略外边的人情世故,临走时为父亲留下了著名的诗句: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他带着这种抱负,告别了自己的父亲,只身走向外边,走向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要学成名、成就事业的地方。  然而,他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民的儿子,一个家庭不甚富裕、刚走出家门又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农家孩子,来到东山小学读书,相对于外边的孩子,是显得愚笨了一些。难免不受一些顽皮的小孩的戏弄和嘲笑,甚至有的直接欺负他,讥讽他是“老土”、“乡吧佬”。  对此,作为血性男子汉的毛泽东,心里始终是忿忿不平的,但又不好发作。因为,自己就是从乡里走出来的、就是没有多少见识。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抒发自己情感和志向的作业题,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根据自己所见所闻写一首诗或者词,以抒胸志。  毛泽东按时完成了自己的作业。他在诗中写到:  咏   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杨绿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老师读着这充满王者之气的诗句,心里在发颤。发自肺腑地说:  “了不得!了不得!这个学生了不得!他的身上有王者之气!,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将来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学生们也感到,这首诗非常吓人的,自感弗如。自此后,谁也不敢再看不起他了、谁也不敢再戏弄他了。  一首咏蛙诗,站立起毛泽东!&nbsp&nbsp

    巧对下联羞煞夏默安

    《落日余辉---毛泽东秘闻》中有个梗概的记载,再加上民间的一些演绎,形成了以下的故事:  相传,1917年夏,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到安化游学和作农业调查。夏默安先生是该县的名流,曾毕业于前清两湖学院,任该县劝学所所长,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说》、《默安诗存》、《安化诗抄》等书,深孚众望。毛泽东闻知后,欲求指教,曾先后两次晋谒,夏默安先生拒而不见。毛泽东又一次登门拜访,虚心求教。夏默安先生忖度良久,心想相见何妨,一试其才。便吩咐下人说:  “请你告诉他们,见我可以,但必须与我对句。答得上来,就进来谈谈;答不上来,就请自便。”  下人按照夏默安的嘱咐,出去传话给等候在那里的毛泽东。  毛泽东思忖片刻,说道:  “可以。请你转告夏老先生,我们就按照他说的办。”  于是,毛泽东等人就进了夏宅。  夏默安遂见于书房。即出了上联并书于案上以求对。其内容是:  绿杨树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随即夏默安脱口说道:“知你们是才华横溢的学生,那就请吧。”毛泽东知道这是在考验他的才华,而且是用语气助词作为结尾,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他就认真地作了思考,在堂内度了几步,挥笔写出了下联。内容是: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安看了毛泽东的下联,知道他的历史知识是那么深厚,而且文字对仗的是那么的工整,且字也写得遒劲、洒脱,连声叫好,说道:  “好联、好联!这真是好联呀!”他自愧弗如,感到当时有点太小看这个游学的学生了。  于是,他急忙唤出家人,吩咐下去,要热情欢迎,以贵宾之礼,热情相待。酒席之间,他们还谈论了其他一些学问。双方都有收获,都有启发。  临行时,夏默安为了遇到一个有学识的人感到很欣慰,特地给毛泽东拿出银币八元相赠,说道:  “区区小事,不成敬意,请你们以作旅途之资。望请笑纳。”  毛泽东和萧子升考虑到身上确实没有分文了,就收下了他的馈赠。  至于毛泽东在下联中对的“蛙句句”到底好在那里?青蛙到底是怎么回事?夏氏为什么那样地佩服毛泽东呢?  原来是,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皇帝是痴呆,但由于当时的制度,只有让这个痴呆的小孩来做皇帝。因为,只有他是老皇帝的嫡嗣。别人就是再“能”,也接替不了皇帝的位置。于是乎,就稀里糊涂地让这个痴呆的小孩当了皇帝。但由于他当时的年龄很小,皇室里就决定让他在翰林院里学习。又由于翰林院里教学很死板,加上他又是皇帝,身份特别,别人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和引导教育。有一天,皇上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执意要到外边去玩玩,清清脑子。随从们只好跟着皇帝来到了屋外,随意的散步。当皇帝听到蛤蟆的叫声时,他不知道蛤蟆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这东西为什么会叫唤?就问陪同他的翰林学士:  “这叫的是什么东西?”  “是蛤蟆。”  “它们为什么要叫呢?  “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那么,它们叫是为公呢?还是为私呢?  翰林学士们及其陪同们茫然,不知所措,无以为答。  于是乎,蛤蟆叫声是“为公”还是“为私”的典故,就流传下来了。  这个历史的故事,虽说是讥讽封建王朝腐朽继承制度的一段轶事,但毛泽东把这段历史故事与现实用对联的形式连接起来,真是达到浑然一体的地步,不得不使人叫绝!这,其一说明毛泽东具有很深的历史知识的造诣,而且能够与现实的巧妙结合。其二,说明毛泽东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把历史知识与文学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绝妙的好句。其三,说明毛泽东机敏过人,才思敏捷,具有天才的反应能力。  千古绝吟,堪称一绝。&nbsp&nbsp

    长征路上与一老者的“巧对”

    长征路上,同时患病的毛泽东与王稼祥、张闻天一路同行,又有野史称这段历史是“担架上的阴谋”。因为,他们同时都有疾病,毛泽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交谈的也多了,影响自然也大了。在毛泽东的影响下,这两个当时的中央政治局主要成员,慢慢地与毛泽东在事关红军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上,逐步形成了共识。  其中,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道人”给这几个戴着眼镜的文化人出了一副对联让他们对。当时的王稼祥和张闻天却没有对上来。出口成章的毛泽东不仅对上了,而且对得很好。同时,对得这副下联还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毛泽东卓越才华和扭转乾坤的气魄。可以说,当时的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使得王稼祥和张闻天两个领导者,更加佩服毛泽东、更加拥护毛泽东了。读了、品了毛泽东的当时吟出的那副气壮山河的对联,回想一下后来的“遵义会议”毛泽东“出山”,那便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他,也只有他,才能挽救红军、挽救革命、挽救我们的党!  王稼祥,安徽泾县人,1931年春以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身份进入中央苏区。在遵义会议召开前,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张闻天,即洛浦,江苏南汇(今上海市)人,1933年1月进入中央根据地,遵义会议前担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他们两个人都在苏联留过学,是当时“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中的成员。湘江之战后,从1934年开始到遵义会议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在北上湘西还是西进贵州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由于战局的失利,诸多红军战士的倒下,血的事实,使得当时共产党人不得不思考。虽然那时李德、博古仍占据着领导位置,但威风已经大打折扣,在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等人坚持下,西进贵州的意见被大多数通过。这时,王稼祥就开始向毛泽东提出一个建议,说:  “我们应该趁热打铁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把李德、博古轰下去”。  毛泽东认为是个好主意,说:  “此事,你要先同张闻天同志通通气。”  王稼祥找了张闻天,张闻天也同意,说:  “毛泽东打仗有办法,比我们有办法。我们是领导不了啦,还是要毛泽东同志出来。”  从长征开始后,由于他们三个人的身体不好,分别坐在担架上,毛泽东就同王稼祥、张闻天一起行军,经常议论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不能胜利的问题。  其实,王稼祥和张闻天,在与毛泽东的直接接触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1943年12月16日,张闻天在延安整风笔记中这样写道:  “长征出发后,我同毛泽东、王稼祥同志住在一起,毛泽东开始对我们解释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央过去在军事领导上的错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