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六章 去邪

作者:午后方晴
    “此法甚妙。”

    “韩叔父,吾准备种瓜种花,地力不足,便挖一些大池子做沤池,用沤肥来肥田。流民回来,亦有许多事,沤肥又不能耽搁,故吾欲请叔父,从棘岭寨带一些劳力来吾家相帮。”

    “好。”

    这个不难,不但韩大虎,棘岭寨也有不少乡亲念着刘家的好。然而刘梁村领情的人不多,甚至有人抱怨刘家为什么帮助“外村人”。

    今年有许多工程,必然要请人,在这种情况下,刘昌郝必然请“外村人”。

    回来。

    谢四娘这时也进一步理会儿子的想法,就想到了一件事:“儿,外面路如何是好?”

    惠民河未疏通之前叫闵水,如今华北与华中水资源之丰富是后人难以想象的,就如惠民河,上到潩水,下到京城,长不过一百来里,沿途大大小小的支流能多达二十多条,别以为黑水河是其中较小的一条河流,一旦到了汛期,水流量也十分惊人。由是闵水遇到山洪暴发,便会泛滥成灾。

    到了宋朝,经过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以及仁宗天圣二年四次大治理,强行开出惠民河,并且与洧水、潩水、西河、褚河、湖河、双河、栾霸河等诸多河流贯通,许多河段都能通漕运,又修建了许多陡门用之调节水利,自此闵水两岸几无水害。

    未修惠民河之前,在刘梁村东南边有一个由洪水冲出来的湖荡子,惠民河修竣后,湖荡子渐渐淤浅干涸,一些人家便搬来居住,也就是现在的盘村。当时多数人看不上眼,却没想到不久这里成为周边一等一的良田。缺陷是这里地势低洼,到了六月时常泛滥成灾,影响庄稼的收成。还有“湖”在,一东一西,面积已经很小了,东边的不过三十几亩,西边的仅有十几亩,于其说是湖,不如说是一个大塘。

    刘梁村与孙岭村的祖辈便开出一条通向乌头渡的道路。

    然而遇到了两个难关。

    第一个难关便是紫峰口,才开凿时是沙土,将表层凿开却发现下面全是岩石,仅靠两个村子的力量,是拿不下这近百米的石路了,只好停下。于是道路到了这里忽然变得狭窄,不但大车子无法通过,峭壁下面就是黑水河,虽然峭壁只有三四十米高,人车走在上面也十分危险。

    然后是外面的湖荡子,当年两个村子祖辈也没有看上,只是在湖荡子里强行修出一段堤坝当道路,然而这里的土壤粘性大,一到下雨立即泥泞一片,人车皆难以通行。

    以前,这条路对大伙有影响,影响不算太大,如纳税,下雨路泥泞,我可以过上一段时间再去交税。可是刘昌郝想要种瓜种花,至少瓜前面摘下来,后面就得要搬上船运到京城,这条路会立即成为最大的难题。

    “阿娘,路易办,眼下比较忙碌,诸事须安排下去,过段时间吾自有办法将它修好。”

    “岂会容易。”

    “阿娘,吾会对汝吹嘘?”

    渐渐到了中午,王叔搬来一个火盆子,抱着一大堆从山上砍下来的野竹子,于火盆里点上火,将竹子放进去烧。

    霹雳声中旧岁除,为惊疫魃燃青竹,这是烧竹子的来历,宋人又称为爆竹。竹子被烧裂后会产生啪啪的响声,用来去邪避祟。但在刘昌郝记忆里,一般只在除夕才会烧竹子。

    他奇怪地问:“王叔,为何烧竹子,或是彼边风俗?”

    “去邪!”

    王叔老家那边也是除夕烧炮竹。

    现在烧原因简单,梁小乙在河堤上喊,昌郝家是三代积善,然而到了陌生的地方,有多少人心中不担心。来了,看到了很多,特别是刘家的状况似乎还不是很理想,然而大伙却很开心,首先刘家的名声确实不错,刘昌郝母亲比刘昌郝还要和善,此外刘昌郝说种瓜养花,经过上午的安排,证明刘昌郝确实有这个学问。

    人善还是不行的,没有本事挣钱,这么多家的人张嘴吃饭,到时候就是一个大问题。

    东家心肠好,似乎也有奔头,大伙也安心了。

    正好庄木匠与王叔几人进山砍野竹子做鸡笼鸡棚,王叔便留下一堆野竹子烧,希望从此以后去掉以前各家的“邪气”。

    苗苗站在火盆边上,装作害怕的样子捂起耳朵,然后开心地咯咯大乐。

    十一户人家,孩子可不少,年龄悬差也大,最小是褚二哥的女儿,才虚两岁,还在吃奶,最大的是王叔与武平家的大儿子,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七岁,比刘昌郝还要大,也不能称为孩子,是真正的小青年,有的人结婚早在他们这个年龄都结婚成家立业了。十二岁以上的一共有十一个人,在这时代达到了十二岁,便能做一些劳力轻的活计,算是半个或小半个劳力。

    多是半大的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顽皮的时候,许多孩子看得眼热,王叔便将竹子交给他们让他们烧。

    刘昌郝啼笑皆非,忽然他眼睛亮了起来:“宋朝有没有出现它?”

    吃过午饭,刘昌郝大约地分了一下工,考虑到盖氏身体差,让她与几个老人去做轻松的活,只能这样了。他想了想又说:“王叔,大伙暂时交于汝领手。”

    蛇无头不行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