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二回:一波三折

作者:满城花雨
不顾危险,尾随着儿媳出了城,这不是举家逃走吗?

    一听之话,丁知府将刚才的亲兵唤来,让他到张子义的家中去瞧个究竟,并询问左邻右舍,看看他与什么人有过接触,另外派出散骑出城沿路追击,务必要将张子义一家抓回来。

    刘三看到丁知府有所行动,他嬉皮笑脸地说道:“丁大人,我揭发有功,您是不是给小的些赏赐。”

    丁知府“哼”一声,把手一挥,一个仆人拿着两锭银子来到了刘三的面前,刘三一面称谢,一面将银子揣入了怀中。

    这时丁知府对刘三说道:“刘三,你先回去吧,本府还有事情。”

    刘三嘿嘿一笑,又对丁知府磕了一个头,转身扬长而去。这时田尔耕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他告诉丁知府,刘三这个人绝不能留。丁知府点了点头,随即暗嘱仆从,找个僻静的地方结果了这个小子,仆从受命而去。

    亲兵带着一帮士兵闯到张子义家中,他们看到书房的笔墨纸砚一干物什都没有拿走,床铺也是干净齐整。却是唯独抽屉,匣柜被打开了。

    这里面并没有银子和饰物,他依照常理分析,若是张子义家中被盗,必然是外门紧锁,而屋中凌乱不堪,所以他立刻断定张子义带着银子逃跑了。

    想到了这一层,亲兵指挥众军士挨门逐户的打探消息,终于一个叫白二向军士透露了一个消息,说是一个衣衫破烂的人,曾找过张子义,而且就是他走了之后没多久,张子义也带着家人逃走了。

    亲兵细问白二,那个衣衫褴褛的人,其长相如何?白二却摇了摇头,说只是看到他的背影,并未见到他的真面目。

    亲兵听到这话,觉得这样的有可能是穷苦百姓,又可能是逃荒落魄的,或者是真正的丐帮中人,这个范围太大了,他无法确定其身份。

    所以亲兵又询问白二,那个破衣邋遢的人,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他的举止,或者是他的声音。

    他的话点醒了白二,白二告诉亲兵,虽然瞧着的那人的背影,但是他行走如飞,步履十分稳健。

    亲兵闭目凝思,点了点头。他打赏了白二一锭银子,命一部分军士严守书铺,抓捕来找张子义的人,这是个守株待兔的办法,尽管张子义已经逃走,但是要做的狩捕还是要做。

    接着他带领军士回到府衙,丁知府和田尔耕坐在内厅等待着消息。亲兵将书铺的搜查情况告诉了丁知府,并对他说道:“启禀大人,属下根据白二的证实,我推测来找张子义的人,一定是丐帮中人。”

    丁知府看了看田尔耕,他向丁知府点了点头,丁知府又转过头来,询问亲兵,怎么一口咬定,来找张子义的人,就是丐帮中人。

    亲兵认为,如若不是丐帮中人,而是普通百姓,亦或者是逃荒落难之人,他们一定是意志沉沦,不可能行动如飞,一副处之泰然的样子。

    田尔耕点了点头,他一副冷峻的眼睛,闪烁着如电的凶光。一番沉思之后,他对丁知府说道:“你的亲兵分析得非常有理,本使也认为这个人一定是丐帮中人。”

    丁知府对亲兵摆了摆手,亲兵退了出去。田尔耕遂与丁知府开始分析丐帮中人,来找张子义的原因。

    存义和玉风看到官军出动,心想他们可能要对先前逃去的老幼妇孺不利,所以乔装改扮,换了一身行头,尾随着官军出了城。

    张子义躲藏在密集的蒿草丛里,看到绝尘而去的官军,吓得大气也不敢出。他的妻儿带着孩子来到梁子湖,茫茫江水阻挡行路,正当惆怅之际,江上飘来一叶轻舟,载着她和孩子上来船。

    其母看到身后扬起一片烟尘,对着儿媳说道:“你莫要管我,速速离开。”儿媳哪里肯依,

    满而泪痕,只等婆婆登船一同逃走。

    艄公看到大兵趋近,也是吓得胆颤心惊。他告诉张氏,不能为了区区几两银子,就搭上自己的性命,他没命地向前江中划去,转眼之际一叶小舟逐浪不见。

    军士快马赶到,凶神恶煞一般来抓张子义的母亲,存义和玉凤蒙面跳出,一名军士将刀架到张子义母亲的脖子上,他恶狠狠地说道:“你们二人还不束手就擒,若稍有迟疑,我就要了这个老婆子的命。”

    张氏母亲刚烈,岂能因为自己苟活,而连累他人。她的脖子在刀刃一压,立刻成了刀下断魂人。

    存义和玉凤火从心起,各自施展武功,跳入乱军之中,杀将起来。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