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今日就即位

作者:鼓元吉
荼毒生灵的,蔡京是个熊罴怪,高太尉是个马妖,梁师成童贯是两头前世被阉了的猪妖投胎,李邦彦是头羊妖,幸喜我朝有黄大人……”

    今上即位以来,税赋一日重似一日,官吏上下其手,勒逼百姓一日紧似一日,丞相蔡京等人极力征敛以取悦上意,国库所入数倍于从前,上下官吏又中饱私囊,在乡间,粮食还未成熟,官府便预征夏秋两税。比预征两税更可恶的是预借,有的江南州县居然将十年以后的两税都预借了,更让百姓欲哭无泪的是,前任地方官升迁之后,后任地方官大都对预借的两税便不承认。

    蔡京以“为国理财”为标榜,玩空心思,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太祖初年,官府所用丝麻尚用钱买,现今也和两税一样白取,除此之外,还有军队打白条支取粮草,大斗进、小斗出的省耗、鼠雀耗、仓耗,对一切民间钱物交易收取经制钱,为增加军费而特别征收的月桩钱最为苛杂,底下州县官在月桩钱下巧立的名目包括引钱、纳醋钱、卖纸钱,甚至打赢了官司还要交既胜欢喜钱,等等不一而足。

    蔡京秉政以后,更干脆将田赋、布帛都折算成钱币让百姓缴纳,称为“折帛钱”。普通农家哪有多少银钱存留,百姓不得不以重利向商人借贷,一遇荒年,入不敷出,便有食不果腹,卖儿鬻女之虞,即便是丰年,若是ji商乘机压价,谷价低贱,百姓卖粮之后所得的银钱往往不足以交税,不得不将口粮卖掉。在缴纳税赋的时候,百姓还常常遭到贪官污吏的勒索。黄坚在上书中便斥之曰:“朝廷暴敛,上下贪赃,剔骨吸髓,无所不至,使市井百业凋敝,生民膏血不存,地方为之耗竭。”

    满朝读书人之中,唯有眼前这黄大人仗义执言,上书请废除苛捐杂税,却被贬斥琼州,有些送行的百姓思及生计艰难,便嚎啕大哭起来,一时间,汴河两岸哭声震天动地,不少人踉跄着跪倒在地,一边哭一边高声为黄坚喊冤。

    黄坚朝四边拱手谢了好几次,人群兀自不散,亦未让开道路。黄坚索性止住脚步,颇为感慨地望着拥在四周的汴梁百姓,叹道:“前番出使辽国,与辽国公卿论天下大势,辽人说我中国人气虚体弱,全无胆魄,为奴婢之国,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但今日见之,吾中原百姓,虽经压抑,亦未失勃然生气,只需有一二英主名臣加以整顿,北威契丹,西服强夏,未尝不可。”又回头对送行的监察御史邵武道:“ji贼当道,污吏横行,愚既已见逐,匡扶社稷之事,还要止戈兄多担待。”

    邵武点了点头,答道:“舟山兄之言虽有些道理,但朝廷自有纲纪,民气勃发则乱纲常,能抚之则好,不能抚之则为乱,本朝历代圣君每逢灾年便招收流民中强壮者为厢军,正是此意。”无论学术还是政见,他和黄舟山都见解不同,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但邵武膺服黄舟山敢于和蔡京相抗的风骨,这才不惜犯了ji党的忌讳,集齐门人弟子相送,只不过在道德政见上,是万万不能相让的。

    赵行德、李蕤、陈东、张炳、邓素、何方等太学生仗着太学身份,此时已经挤到前排,赵行德也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黄坚这当世大儒的形貌。只见他身量不高,约略有些清瘦,脸颊狭长,颔下三绺长髯,眉毛浓密,皮肤微黑不似士人,眼神却甚是湛然。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