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第1部分阅读

作者:作者不祥
    《毛泽东楹联、名句、趣事》

    引子

    他,是中国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炎黄子孙的骄傲。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他,已经植根于中华大地,融入了中华大文化的血液之中。  泱泱大中国,悠悠五千年。  漫漫文明史,浩浩大文化。  中华大文化造就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伟人-----毛泽东又集中华大文化之大成再度弘扬了中华大文化。  他,是中国的骄傲,中华民族的骄傲,炎黄子孙的骄傲。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他,已经植根于中华大地,融入了中华大文化的血液之中。  他,已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伟大、勤劳、智慧、纯朴、善良的中国人民分不开、扯不断。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的家庭,一个距离县城90里路的比较贫瘠的小山村。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是一个普通的人。但,他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最伟大的人物,具有奇才的伟大人物。  他,首先是一个伟大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和他的战友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创造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正是这个思想,在中国发生了巨大而深远的作用和影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可以断言,毛泽东思想已经教育了和永远会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建设着、奋斗着、崛起着。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崛起,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他,同时在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治学和探求真理方面给后人们做出了良好的榜样。那韶山冲的晨曦,延水河的烛光,中南海的明灯。一册又一册的古籍,一个又一个长夜。孔孟老庄,古诗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诗经楚辞,汉赋唐诗,韩柳古文,苏陆新词;三国西游,水浒红楼,封神东周;孙子兵法,文正家书……。他文山漫步,史海扬帆,诗苑寻芳,无所不及、无所不包。学生时代,精研古籍,寻求真理;投身革命,学习马列,唯物辩证,法眼独具。研究历史,批判吸收,结合中外,融汇古今。无古不成今,观今宜鉴古。借古喻今,古为今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事实一次一次地验证了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存在:伟大领袖毛泽东、革命导师毛泽东、军事统帅毛泽东,才华横溢毛泽东。  毛泽东所留下的不仅是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而是留下一大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历史大遗产。他的生平、著作、思想及其由此而产生的趣闻轶事,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和对现实社会的指导价值。  现实一再表明,毛泽东的后人们,对他的评价和赞扬,用什么语言来称颂、来表述,都感到还没有完全地表达出对这位伟人的敬仰,都感觉到还有一些东西没有说到,有着言犹未尽的遗憾。即便是在“文革”期间,林彪、“四人帮”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给他加上了所谓的“天才”和四个“伟大”的桂冠,也丝毫不能损坏他的名声,也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他的敬仰。  对于他,就连一些外国政要和知名人士,也都曾以与毛泽东在一起谈过话、共过事而感到光荣、感到自豪、感到有炫耀的资本,也因此而连篇累牍地编写回忆文章或书籍,来赞颂毛泽东和借毛泽东的名人效应来抬高自己。  就连美国现代拳击明星泰森及其世界范围内体育界的其他一些人士,虽然他们不太了解毛泽东,但他们知道毛泽东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物,竟然把毛泽东的头像刻在自己臂膀上,作为“图腾”,作为标志,作为力量的象征。  对于毛泽东,正像一位在西方学术界颇有影响、曾写过《毛泽东传记》)的美国人-----“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的后半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2月出版)中说的一样:毛泽东已经与他的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并且现在他的国家正高扬着他的旗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继续前进。他这样写道:  “毛泽东横跨了一个需要超级巨人的时代。这种需要已成为过去。毛泽东所说的‘群众’,现在能-----如他的中国过去所做的那样-----站起来了,并能舒展筋骨。  “明天的现代公民将尊称毛泽东为统一中国的伟人。他们也许会经常求助这位判别伦理道德的先师,就像人们过去在不同时代对孔子所做的那样。  “……。  “毛泽东现以安息在水晶柩中,但官方仍高喊着‘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的口号。  “明天,毛泽东的继承人仍将需要这面旗帜。对许多普通的中国人,特别是在农村,‘毛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象征。不管是谁,想要在今后年代里控制中国这片辽阔的国土,他就需要运用这一象征。  “真正的毛泽东,已经与中国融为一体了。”  是的。  这个美国人说的话确实是有一定道理。事实也确实如此。  真正的毛泽东,确实与他的民族、他的祖国和他所创造的人民军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另外,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清醒地看到,对于毛泽东,不仅他的拥护者非常地敬佩他,怀念他,就连他以及他所领导的党和国家的敌人,都十分钦佩和赞赏他的才华、魅力及其巨大的感召力。  美国的前总统尼克松,应该说,他是一个十足的共产主义的敌人,但他对毛泽东的敬仰是发自内心的,是五体投地的。  他在文章中说道:  “毛泽东的著作、思想改造了一个民族,同时推动了世界。”  现在,正像有的人是所说的那样,“要想当总统,就要当像美国总统那样的总统。因为,他最有权威,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官。”况且,尼克松是美国总统任职史上一个很了不起的总统,有相当的知识造诣和政绩。  然而,就是这个反共立场坚决和很有政绩、才华的美国总统,在与毛泽东主席接触中更加了解了毛泽东,从心底里敬佩毛泽东。  他的话,说对了,确实说对了。  毛泽东确实是改造了一个民族,同时在世界上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毛泽东,是一个连美国总统都十分敬佩的人物,是一个震惊世界的人物。  毛泽东,一个伟大的名字,一个伟大国家的象征,正与他的祖国和他的人民紧紧地连在一起。由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念,正在导引着所有中国人的思想和道德行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起着一定约束作用。特别是毛泽东思想早已与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地成为一个理论体系,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指导思想,成了中国这个伟大民族的理论支撑。  特别欣慰的是,毛泽东逝世后,他的祖国和人民,现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高扬着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中国一步一步地推向前进,推向强大。  事实也正是这样,中国-----这个伟大而古老的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正在逐步地强大起来!  东方睡狮已经觉醒。而且这只睡狮正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着毛泽东等先人们设想的那种理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于此,如果毛泽东及其先人们在天有灵的话,我想,他们也该感到高兴和自豪。  然而,对于毛泽东的才华是怎么形成的?他方方面面的丰富知识,特别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是怎么得来的、形成的?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很多人就连外国人有许多种说法和观点。而且,对于这,有的是真心赞美,有的是假心奉承,还有的是逢场作戏,等等。  然而,对于毛泽东的才华,怎样定位?是怎样形成的?是完全地归咎于他的天赋?还是什么?抑或其他?一句话,毛泽东才华的真正来源到底在哪里?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毛泽东才华的形成,天赋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就是,他勤奋好学的结果,努力实践的结果,由“好知”到“乐知”的不断求索的结果,是读有“字”之书和读无“字”之书的结果,是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结果。这才华既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要而言之,毛泽东的才华是中华文化精华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结合的结果。也就是说,目前我们可以完全有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从某种程度上说,毛泽东的才华取决于中华文化的精华,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是中华大文化养育了这样一个大人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毛泽东这个亘古伟人与军人有着天然的联系。  翻开毛泽东一生的生平,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应该是一个职业军人。因为,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军队,而且,我们这支军队,从一开始就是他亲手创立的,从出生入死打江山到轰轰烈烈建设社会主义,他一直没有离开过军队。他对他亲手创立的军队非常满意,非常热爱,非常关心。就是到了生命的最后的时刻,他还在关心着他自己所创立的军队,用看电影的方式,追忆着他戎马一生的战斗生活。他一直说,我们的军队是一支好军队,是党和人民放心的军队。  他一生都生活在军队的“圈子”里,就是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他也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圈子”。军队,就是他的家,就是他生活的地方。还有,他所成就的事业,形成的思想,展露的才华,大都出在军队里。就是他所撰写的一些文章、楹联、名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趣闻轶事,也大都发生在军队里面。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军人的眼光、视角和思维来理解毛泽东,将会更加贴切,更加准确。同时,现今的共和国军人们,如果用军人特有的视角和思维,来理解毛泽东的这些楹联、名句和趣闻轶事,将会感到更加亲切。  现在,我们国家已进入了wto,客观使得我们的改革开放必须深入到制度和体制层面。因此,我们不仅在政治、思想、经济和传统等方面都面临着更严峻考验,而且必须考虑如何应对。特别是对还要不要继承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的中华先进文化等问题?我们必须做出回答。这既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文化问题。  正确的回答也是唯一的回答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而且必须应该全方位地坚持。因为,如果我们离开了这个思想,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论述,那么,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王国里就是一片混沌、一片散沙,就会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极大冲击,使已经取得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毁于一旦,人民受苦,民族遭殃!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共和国军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忠实代表,必须十分关注的大问题。

    韶山冲

    韶山,位于东经112°24’----112°38’,北纬27°51’----27°59’。按直接距离计算,它的东北,距长沙市城区56公里,东界与湘潭市区----也即距湘江最近点湘潭市,只隔35公里。  韶山----在湖南省的中部偏东,湖南最大的河流湘江中游的丘陵区,湘潭、湘乡、宁乡三县(市)交界的三角地带。  韶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韶山----是一个出伟人的地方----毛泽东就出生在这里。  毛氏族谱里这样记载着毛泽东:  泽东,闳中肆外,国尔忘家,字咏芝(后改为润芝),行三,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韶山----又是一个人们都想去看看的地方,或者说,如果不看总感到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很不解的地方。  韶山----不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而且人们还称她是一个“风水宝地”。特别是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中华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十分明显。只要到了、看了,就会有给人以熏陶、给人以震撼、给人以鼓舞的感觉。  毛泽东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特别是孩提时代,环境文化带给他的影响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别人是无法体会的。因为,没有到过韶山,便没有这种感觉;而到了韶山就自然而然地会被那里的文化环境所感染、所熏陶。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韶山确实值得瞻仰!  据吴晓梅同志编著的(《倾听毛泽东》广东人民出版社)一书中介绍:  韶山这个名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那是在五千年前的舜帝时代。  有一天,舜帝携娥皇、女英南巡,被这里仙苑般胜景吸引,奏起一支优美的乐曲,引来了凤凰起舞、百鸟来仪。这支乐曲就是韶乐,这个地方也因此而叫韶山。风水家们历来认为,韶山其脉,是由南岳衡山而来,“千里来龙,此处结|岤”-----我们也确能从〈湖南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南岳衡山到韶山的一条隐隐约约的线。有诗曰:  “从来仙景称韶峰,  笔削三山插天空。  天下名山三百六,  此是湘南第一龙!”  大凡到过韶山的人,都会从不同的侧面感到,这里确实与其他的地方不一样。虽然这里也有什么毛泽东爷爷的坟墓埋在了山半腰“虎歇坪”的所谓“龙脉”上等等说法,使得这原本属于正常的事情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不值得可信,但客观存在的风景和地理位置告诉人们,这里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五千年中华文化文明史,源远流长。  文化积淀的历史魅力是那么永久、那么神奇!不论是谁,就是那些欲想用一切办法来泯灭它的想法和行为,也都只是一种幻想。因为,谁人也泯灭不了,谁也无法泯灭。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的儿女。毛泽东同历史上其他杰出人物一样,就是在这种文化的历史积淀中成长起来的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伟人。&nbsp&nbsp

    毛氏宗祠

    凡到过韶山的人都会发现毛氏宗祠里的那副充满自信、气吞山河的楹联。文字行间透露出的那气势、那自信、那力量、那唯物主义思想,使人读了感到折服,难以忘怀。  1959年6月25日,阔别家乡30年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阔别32年的韶山冲。  下午,他不顾一路的劳累,在处理完诸多的事情以后,在工作人员和乡亲们的陪同下,走进了他自己家的毛氏宗祠。  毛氏宗祠,曾经是毛泽东和他的夫人杨开慧于1925年初春创办“农民夜校”的旧址。杨开慧曾经在这里亲自为农民兄弟上过课、教过歌。  毛氏宗祠,是韶山毛姓的总祠。位于韶山村十八罗汉山麓,为砖木结构,清乾隆年间的建筑。祠堂牌坊门正中上书“毛氏宗祠”四个大字,上面有“独占鳌头、八仙飘海”等浮雕和彩绘,大门两侧对联为  “注经世业,  捧檄家声”。  大门上绘有门神尉迟恭和秦琼(唐太宗的两员大将)。  毛泽东来到宗祠后,他面对着自己的祖宗灵位----毛氏家庭一派祖毛太华,二派祖毛清一、毛清四的牌位,站立在那里,和手抱拳,很坚定而又极其幽默地说: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作个揖再说!”  而且,边作揖,边向一旁的陪同人员说:  “人啊,不能忘了‘老祖宗’。”  在那个时候,他,也只有他才敢说出这样的话,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当他转过身来的时候,对着他的就是他的祖宗们留下一副气势磅礴、撼动人心的楹联。  对于这副楹联,他是否看过?或者看过以后有什么样的感想?至今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看到过有人写过此事。同时,又由于年岁久,这些事情也没有办法采访和询问当时的知情人了,就是问了一些现在的知情人,问出来的东西,也是根据什么资料编出来的。然而,这副楹联是客观存在的,至今依稀可辩,而且,是那么的清楚,那么的振聋发聩。这副对联是镶嵌在戏楼柱的两侧,与“戏”联系的是那么紧密、那么恰如其分。其内容是:  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胜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