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国孙郎啸第14部分阅读

作者:作者不祥
那个商会的点子真是堪称一绝(商会的规矩已经逐渐的让世人知道了),你们是不知道,我可是听说,那个商会是整得顾繁都没了脾气,直道好呢!还有,这个科考,简直就是为了寒族和平民而量身定做的。楚霸王能有如此的谋略吗?”

    “这么一说还真是,就算这位小霸王的武艺不如楚霸王,但是孙郎的谋略绝对不是项籍可以比拟的!”

    “不错,孙郎的礼贤下士之风,在淮南可是出了名的。”

    “这个,我等寒族子弟,孤陋寡闻,未曾一听,还请子山兄赐教。”

    “德润言重了,世人都说阚泽求知如饮水,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步骘佩服。”步骘又说道,“你们可知道为什么孙丹阳一起兵就有江东二张、美周郎和豪商鲁肃举家相投吗?”

    “我只知道,周郎和孙郎有总角之交,还是结拜兄弟,所以周郎举家相投并不奇怪,但是二张和鲁子敬我就想不明白了。二张乃天下名士,连袁公路他们都瞧不上,怎么会看上一个刚刚及冠的少年?鲁子敬是名动淮泗的豪商,虽有乐善好施之名,但是变卖全部家产投靠孙丹阳,这就太不可思议了。”吾粲吾孔休说道。

    “你们可知道张门立雪和榻上策?”步骘问道。

    “这个,粲只在江东游学,淮南之事,未曾得听,只知道,孙郎在打败王朗之后,亲自去请虞仲翔出山,还说了那个什么人生三镜——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粲是佩服得紧啊!”

    “是啊,此言振聋发聩,难怪连虞仲翔那种耿直的人都招架不住啊!”阚泽说道。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罢了。”步骘说道,“在淮南,谁不知道,孙郎为了请二张,冒着大雪在二张的家门口站着变成了一个雪人。鲁肃指仓相赠,借给周郎粮草,孙郎亲赴鲁府求教鲁肃,鲁肃献榻上策,二人一见如故,鲁肃遂堪孙郎所驱使。事实也证明了,二张和鲁子敬的眼光也是不错的,孙郎的成就确实惊比天人,只是可惜,我等不能得知那个榻上策是为何物啊。”

    “子山切莫挂怀,那个榻上策我们总有一天会知道的。”阚泽感叹道,“张门立雪,对名士如此;榻上策,敬重一届商人。孙郎真有周公之风也!”

    “德润兄,刚才我问过了,那里的门卫说,那副字也是孙郎写的。”吾粲说道。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说得好!虽然不知道这种文体,但是对仗很是工整,孙郎求才之意已经十分明了!”

    “子山兄啊,别顾着在那里感叹了。”吾粲说道,“你说了这么久,还没有告诉我们,你为什么要来呢!”

    “很简单,因为我对孙郎很感兴趣。”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而且,我也相信江东二张的眼光。”

    “所以我们这位不惜违背父亲,拒绝出仕袁公路的步子山,就跑到这里来了?”

    “正是如此。”

    “好!子山兄慧眼独具,在下祝子山兄心想事成。”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文人打扮的大约十几岁的丑汉说道。

    “借兄台吉言。”步骘抱拳说道,但是居然也不问此人姓名,恐怕是嫌弃此人长得实在是太丑了吧。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四十二章 科考

    更新时间:2011-07-07

    随着门卫的一声大嗓子,考场之中的钟被敲响,中考生选好了自己的考题,就坐下来开始作答。

    “考试已经开始,今天是第一次科举,参加的人数怎么样啊?”我问道。

    “今天参加的人数有一百一十三人,大多都只报考了一个项目。”张昭回答道。

    “有什么特别的人吗?”

    “倒是有几个。”

    “什么人?”

    “那边有四个人很特殊,在众人之中显得很不一样。”张昭指着四个人说道。

    “他们四个是什么人?”我看见那四个人,有三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其中两个比较寒酸,有一个看起来很富有,还有一个人穿着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有一条——奇丑无比,让人简直是看不下去。尤其是在江东这么一个由大帅哥——孙郎周郎,组成的团队之中,这个人更是很让其他人厌恶。

    “左边那两个,分别是阚泽阚德润和吾粲吾孔休,他们俩都选了政务和律法两项做考,右边那个是步骘步子山,他选了政务、律法和谋略做考,至于中间那个,就是那个长得最丑的,是龙一,尚未及冠,顾无表字,他倒是所有人之中选的最多的,选了政务、律法、谋略和兵法做考。”张昭小声说道。

    “那就看看他们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吧。”我满怀欣喜的说道。

    步骘步子山,日后的东吴丞相,文武兼备,还做过将军,素有德行,是难得的文、武、德兼备的贤才;阚泽阚德润,这位就不用多加介绍了,看过演义的都知道,是向曹操献上诈降书,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还是夷陵之战之前,以全家性命保举陆逊做东吴大都督抵御刘备人物,其重要性不言而谕;吾粲吾孔休,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后遭二宫之变,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以上三个,都是东吴政权的重要人物,但是他们本应该晚些出仕,由于这个科举的,就提前出场了。至于那个叫什么龙一的,历史上是没有记载过这个人的,现在一时还不知道他是谁。

    这次是捡到宝了啊!

    “主公,主公……”看见我看他们四个人看得出神了,张昭只好提醒道。

    “不好意思,子布,我失礼了。”我只好笑道,“到时候,他们面试之时,我会好好地注意的。”

    第二天,面试开始,首先是由张昭、张纮、周瑜、鲁肃、诸葛瑾、程普、黄盖、韩当、吕范、孙河几个人,拿着每个考生写的东西,一一的对他们的本人进行提问,觉得好的就留下,不好的就只能给一笔钱打发走了,最后,他们送到我跟前的就只有步骘、阚泽和龙一他们三个人,因为他们觉得这三个人是最出色的。

    “你们三个都有何所长啊?”我对着这三个人问道。

    “以术数之道,处理政务得心应手。”龙一的年纪最小,但是心高气傲,也许是因为他其貌不扬,从小到大在心理上总是比别人矮一截的缘故,所以他更喜欢展露自己的锋芒,不让别人因为自己的丑陋而看不起自己。

    “术数之道,我等亦精之。”步骘紧接着说道,也许他是看不惯龙一的那个样子吧。

    “好,来人,去拿本账册来,就由子敬来考察他们的这一关吧。”我笑道。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三人靠得是心算,已经是很牛叉了,让人瞠目结舌了,但是,在鲁肃舞起算盘面前,实在是不堪一击。

    “敢问鲁先生,此乃何物?”龙一并没有因为自己输得很惨而灰心,相反,他是三个人之中算得最快最准的,也是最先发现算盘的猫腻的人。

    “这个啊,是主公做的专门用来计算的工具,只要熟练时候,仅仅一个时辰就可以完成以往数日的清算工作。”鲁肃怀着对我的佩服说道,倒是要我有些无地自容。

    “竟有此物!”这三个没见过世面的家伙这次倒是口风一致的惊叹,“不知道这个算盘怎么使用啊。”阚泽率先问道。

    “这个算盘是这样的……”鲁肃当着我们的面,就手把手的教起来。

    “没想到天下之间,居然会有如此神物!倒是我等夜郎自大了!”龙一人小鬼大,率先的明白了鲁肃深层的用意。

    “三位不必如此,一会儿我就让人送你们一人一个。”我就借花送佛了。

    “多谢孙丹阳,只是孙丹阳难道不怕此物外露吗?”因为现在市面上还没有算盘的出现,拥有又会用的只有江东的官员,这件东西的重要性是在座的所有人都明白的,所以他们的心里已经知道,我在心里已经很看重他们了,在江东为官已经是势在必得的了。

    “外露也无妨,这件东西迟早都会让世人知道的,只是迟早的问题,况且策也相信三位不会因此做出什么不利于江东的事情来的。”

    “多谢太守信任。”三人齐声道。

    “好了,我们继续,你们说,还精通大汉律法?”

    “正是,这一项张子布先生已经考察过了,我等均是熟知大汉律法。”阚泽说道。

    “光是知道是没有用的,要能学以致用才行,读书重在实践,不然读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我不希望我的手下出现一群书呆子或者是出现一群酷吏,利用大汉律法来为非作歹。”我很严肃的说道。

    “我等谨遵主公(太守)教诲。”众人齐声道。

    “现在我的手里有一件案子:甲方是个捕鱼的,乙方是个种田的,现在甲方控诉乙方,说乙方偷了他的蓑衣,你们以为这件案子该如何审判啊。”我笑盈盈的按照历史上的一件著名的案子照猫画虎的给他们来了一个。

    “这个嘛,只要传召双方的家属和朋友询问双方是否有这么一件蓑衣就可以了。”阚泽率先说道。

    “在下以为,双方都不是富裕的人,只要做出把蓑衣砍成两半的样子,会真正的感到心疼的那个真正的蓑衣主人。”步骘的回答比阚泽要高明一点。

    “在下以为,只要闻一闻蓑衣上的味道就行了,渔夫常年捕鱼,蓑衣上定会有鱼腥味,而农人就不会,这样很快就可以区分开了。”龙一的回答最好。

    “说得很好,从你们三个人的回答之中,我可以看出你们的性格:阚泽,为人定是很正直,刚正不阿,与虞仲翔是一类人;步骘,才学是很高的,但是还有些性急,需要历练;龙一,很是聪明,完全不像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不过有志不在年高,我想你若是用兵,一定是喜欢出奇兵,险中求胜。”

    “孙丹阳说得极是。”三人面面相觑,因为我把他们说得太准了(有结合历史的成分)。

    “这样吧,阚泽,你到会稽做虞翻的副手,半年之后,若是你干得很出色,就由你接替虞翻的位置,我好把他调上来。”

    “多谢主公赏识。”阚泽很激动,因为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步骘,你先去做个县令历练一下性子,若是半年之后有所长进,我可以任命你为太守一职,你可愿意?”

    “多谢主公。”步骘很激动,因为他很有可能成为最年轻的太守之一。

    “其他合格的人的职务,我等下会安排,均以半年为期试用。”

    “诺。”

    “至于你龙一嘛……”我一时还想不到安排他什么职位,很显然他是军政两用的人才。

    “统有罪,还请主公恕罪。”龙一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第二卷 席卷 江东 第四十三章 考场丑汉

    更新时间:2011-07-07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不解的问道。

    “这个……还是让我从头说起吧。”

    “好,来人,上茶。”

    “谢主公。”龙一谢道,“其实我的本名不叫龙一。”

    “那你叫什么?”

    “我的本名是庞统,字士元,是荆州名士庞德公的侄子。”

    “啊!”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因为庞统此时还不是很有名,但是庞德公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庞德和荆州的司马徽、黄承彦三人并称三君子,以素有德行名动天下,因为乱世都隐居在荆州,世人若是能得到这三个人之一的赞扬,那就和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的月旦评的效果一样了。

    天哪!这是未来的凤雏先生啊!居然就跑到我这里来了(历史上庞统早年一直在江东游学,而且他最先出仕是出仕的周瑜,直到周瑜死后,因为他太丑不得孙权重用他才转投刘备的)!现在世人都不知道庞统的本事,若是我能在此时收服庞统,那么将来的江东又会多了一大奇才,没有孙权借荆州,庞统献计取益州,刘大耳朵想要发迹是不可能的事,而且有了庞统将来对付曹操又会多了几分胜算!

    “既如此,你不在荆州好好地呆着,跑到我们这里来干什么?居然还敢欺骗主公!”张昭很是生气的说道。

    “恕统不得已而为之。”庞统此时倒是很谦恭。

    “士元相比是有什么隐情吧。”周瑜出来开解道。

    “确实如同周郎所说。家父早逝,统是被家叔庞德公带大的,这次我是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叔叔的允许出来游学的。”

    “原来如此,想必令叔在你出门之前对你有所要求吧。”我也说道。

    “正是如此,家叔说,如今天下大乱,外出游学时,不得用真名,要像一个寒族士子一样好好地学习,而庞字从龙,统者一也,故就此易名龙一游学江东。”

    “令叔真异人也!”众人反而对这种事情极为赞赏。

    “庞统更名参加科考,触犯了主公的威严,还请主公恕罪。”

    “士元不必自责,一来,令叔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策没有理由去责备他老人家;二来,你这么做也是奉了令叔之命,乃是至孝之举;三来,若是你一上来就报上庞德公的名号,那这里还有谁会知道你的真才实学呢。”

    “多谢主公谅解。”

    “只是,策还有一事不明,还望士元告知。”

    “统不敢。”

    “士元,令叔既然让你更名游学,那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你的真名呢?”

    “因为今次科考,令统大开眼界,还有这些时间以来,统在江东游学时掌握的资料可以得知,主公乃是明主,非荆州刘景升可比!所以统已经决定出仕主公,既然决定出仕主公,就算是因为家叔的命令,统也不敢再欺瞒主公。”

    “说得好!”众人大赞。

    “好小子,算你还说得过去,这次就算了,若是以后还敢欺瞒主公,我定不饶你!”张昭满怀笑意的对庞统警告道。

    “多谢子布先生教诲。”

    “好了,以后你就安心的为主公效力吧。”张纮也宽慰道。

    “这……统还有一事相告。”

    “何事?”

    “就是,统虽然奉主公为主,但是现在还不能出仕。”

    “这又是为何?”我生怕跑了一个奇才,众人也是眉头紧锁,很是不满。

    “这也是家叔之命。”

    “莫非庞德公对策有何不满?”我急忙问道。

    “这不关主公的事。”庞统急忙说道,“是两年前统外出游学之时,家叔吩咐的。家叔说,这次游学以五年为期,五年之间,要好好地学习,而且不能出仕任何一方诸侯,以免耽误了学业,等到学业有成之后再待价而沽。现在统求学已经过了两年,与家叔的约定还有三年之久。而这次是因为统从来没有听过什么科举,很是好奇,才会来参加的,谁曾想竟在这里遇到了伯乐。”

    “那士元打算如何?”

    “统打算就按照和叔父的约定,继续游学,等到了约定的时间,统学业有成了,统再来投主公帐下,只望到时候主公不要嫌弃才是。”

    “好!我等你!”我想都没想的说道。

    “多谢主公!”此时不光是庞统,所有人都是既惊讶又感动,还有不少等着看我发怒的家伙都大吃一惊。

    “只是不知士元何时出发啊?”

    “现在就走。”

    “现在?这么快?不如士元在我这里多休息几日,让我以尽地主之谊啊!”

    “承蒙主公厚爱,统万死难报,只是家叔寿辰将近,统不得不回葫芦口。”

    “那好吧,公瑾,一会你去让水军腾出一条船来,送士元回葫芦口。”

    “诺。”

    “来人,拿酒来!”

    “主公酒来了。”一个士兵端着酒就上来了。

    “来,士元,既然要走,就满饮此杯!”我亲自给庞统倒酒。

    “多谢主公,统一去也就三年,还望主公保重!”庞统一饮而尽。

    “士元,这是我的令牌,拿着它你可以任意的出入江东的任何地方。”我把自己的贴身令牌交给庞统。

    “主公,不可啊!”程普叫道,但是又急忙解释道,“主公,我是怕这块令牌落到荆州人的手上,到时候我们就危险了啊!”

    “无妨,一来刘表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二来,这

    shubao2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