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3章 青玉案(三)

作者:午后方晴
    宋朝开封最壮观的不是皇城,也一些寺塔,更不是樊楼那些建筑,而是御街。

    它从皇城宣德门开始,经过里城朱雀门,一直到外城南薰门结束,长达十余里,宽度更惊人,达到两百步,一共分成三部分,中间是御道,供皇帝祭祖、举行南郊大礼、出宫游幸往返经过的道路,也有例外,若是外地向皇城运送大批猪羊,也会从御道走,以免扰民。

    穿过几条东西向的街道也能插过御街,必须在红叉子范围内走,别以为我是在横穿马路,顺便往御道里踩上几步,后果会非常严重。御道两边是河沟,河沟里种满了荷花,两岸则种了桃、李、梨、杏和椰树,当然椰树虽能得活,不会结果子,它是起点缀美化作用的。

    河沟两边分列朱漆叉子与黑漆叉子,朱漆叉子在内围,黑漆叉子在外围,黑漆叉子边上则是廊街,廊街才是平民百姓活动的地方,廊街边上则是各家店铺,一路从南薰门开到了宣德门广场。虽名曰廊街,实际也宽得怕人,足足有近四十步宽,站在廊街的边上,若是光线不明,看另一边的人都有些隐隐的。

    四十步宽足够折腾,各家店自不用说,这几天几乎“二十四小时间营业”,还有许多小贩子在贩卖东西,城管哥哥呢,有类似的城管哥哥,但人家不是没收小贩子的商货,更不会打死人,一是督促小贩子于指定地方贩卖,别碍着行人走路,二也会派人专门打扫卫生,当然,小贩子乱扔拉圾那就要吃官司了。

    今天晚上不仅有小贩子,还有许多艺人在表演,有表演幻术的,有表演杂技的,大多数也是可怜人,有许多是一家老小齐上阵,衣衫褴褛,谢氏不忍看,只顾着让刘昌郝发赏钱。若是看到有小孩子,苗苗便骑在刘昌郝脖子上抢钱过来,大把大把地给,让刘昌郝哭笑不得。

    结果他们在看别人,别人也在看他们。

    人太多了,看上去是一大群农民,刘昌郝却是士子打扮。还有刘昌郝的样子也古怪,背肯定吃不消,刘昌郝索性让苗苗骑在自己脖子上,胸口还挂着一个大布兜。

    一路上有许多小贩在卖东西,苗苗要买,刘昌郝岂能不买,那只好买了一个布兜挂在胸前,里面放着全是苗苗买来的各种小玩样。其他人要替他提着,刘昌郝不让。主要劳力一起在家里看家,皆未来,老的老,小的小,于是反嘱咐他们看好自己的孩子。

    有几个孩子皮,正常,不然怎么称为熊孩子,越人多越兴奋,但今天晚上绝对不是开玩笑的。若是有一艺人表演精彩,那段路立即会堵得水泄不通。

    刘昌郝看着谢四娘,谢四娘表情还好,懂了,看的不是灯,不是风景,而是人……

    忽然前面两个妇女不知为了什么,撕扯起来。

    几个兵哥子与衙役立即上前劝,两个妇女皆泼辣,不听劝,但她们这一闹,人又堵了起来,几个官兵一边继续劝,一边疏散行人,有一个官兵一边喊着一边擦汗。

    “小乙哥哥会不会如此?”苗苗问。

    “差不多吧。”

    “好可怜。”

    可怜谈不上,但没有这些官兵与衙役维持秩序,仅是御街便乱掉了。

    “哥哥,买水给他们喝。”

    “行。”

    路边便有卖茶水的,不仅会放茶饼、姜之类,有的还会放一些红枣,兄妹两让卖茶水的端来几碗茶,送给几个官兵与衙役。苗苗在刘昌郝背上大声说:“你们润嗓子。”

    “这是谁家小娘子,懂事,”行人纷纷说道,两个撒泼的妇女立即红了脸,各自休战。

    几个官兵特感动,一人捧着茶碗说:“小郎,汝家好家教。”

    “你们也辛苦。”刘昌郝说。

    忽然后面传来喊声:“刘有宁,刘有宁。”

    “真巧……”

    “你家许多人,我看到了。”

    叫他的正是苏眉儿,但不是她一个人,还有好几个小娘子,后面跟着几个婢女,看穿着,都是大户人家的女儿。此大户,乃是真正的大户。

    刘昌郝又看着苏眉儿的头,苏眉儿忽然害羞地红起脸。

    在宋朝妇女的发髻不是梳着玩的,一般女孩子未成年前是垂发披肩,真嫌麻烦,会用一根带子将头发束一下也就完事了,就像现在的苗苗一样。到了十五岁便算是成人,须将前额两边头发挽起来,用簪子插上,耳际两边与后面的头发继续披于肩后或两肩前,叫加笄礼,相当于成人礼,又叫及笄妆或碧玉妆、碧玉髻。若是细分,则又分成丫髻、双髻、螺髻等。

    碧玉妆留起来,某种程度是一种暗示,我家女儿成亲了,你们快来求亲。

    一旦成亲,则是朝天髻或同心髻。

    朝天髻是许多贵妇人玩的发髻,因为头发不足,还会买许多假发往真发里塞,能塞出几尺高,有时让刘昌郝看得起强迫症,想上前将她们的发髻拿掉。同心髻是梳时将头发向上梳至头顶部位,挽成一个圆型的发髻,这种髻妆也有些高,不过要好得多,至少能让刘昌郝看得惯,谢氏与刘梁村许多妇女便是这种髻妆。

    与同心髻类似,发髻根系扎丝带,也刻意让少量头发垂下,丝带与少量头发若流苏,故称流苏髻,比较调皮,一般是年青妇女才会这样梳妆,如韦小二小妻子卫小娘子,此时梳的便是流苏髻。

    宋朝文化影响着契丹,契丹文化也影响着宋朝,有不少妇女仿照契丹人束发垂胸,称为垂肩髻,则属于低髻。干活时用有色的绢缯将头发包起来,称为包髻。教坊女伎宴乐时梳的堕马髻与懒梳髻。懒梳髻介于碧玉妆与垂肩髻之间,刘昌郝只看到过一次,一个漂亮的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