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二章 砧木

作者:午后方晴
有盘查,加上于洛阳那边的耽搁,从挖出来到刘昌郝手中,估计得要三四天、四五天时间,虽然时间略有些长,碍事不太大,砧木正好阴晒了几天,失水变软,利于嫁接。

    伍贵也反应过来:“刘小郎,用芍药根接头牡丹,十接活六七?”

    “若条件、技术全部跟上,会十接九活,然不可能办到。落在实处,汝按吾要求去购芍药根,虽会有接穗死掉,然十活之六七则易也。亦非用芍药根嫁接牡丹便十活之六七,亦有许多窍门,若不懂,冒冒然去接头,非是十活之六七,乃是十接十死也。”

    “必然,必然。”

    几个牙人一扫阴霾,想一想这两天,几乎跑断了腿,只谈了两百来缗生意,按照刘昌郝的抽解,四个人只能得八缗钱。所以刘昌郝说万事开头难,四个人皆有些不开心。

    这才是一条好消息。

    朱三他们暗中也在议论,一致的看法,刘昌郝种牡丹,必然会退化。

    然而只要十接活六七,那怕十活四五,那怕退化成普通牡丹,也有着无限的钱景。这只是最悲观的想法,若是乐观一点呢,退化得不厉害,一想到此节,四个牙人满脑海的姚黄、牛黄、丝头黄、状元红、左紫、魏紫……

    “难怪汝让吾等守密。”伍贵喃喃道。

    刘昌郝让梁秦二人进来。

    几人讨论具体的事宜,当然,有了牡丹嫁接十活之六七的巨大盼头,气氛也变得热烈无比。

    五个人说的,秦瓦匠与梁三元大多数听不懂。

    秦瓦匠忽然问:“月季须修剪?”

    朱三他们几人听得乐了。

    普通人家种月季,顶多浇浇水,施施肥,那会修剪。但想月季长得好,花开得大开得漂亮,岂能不修剪?不但月季,几乎所有的花卉都需要修剪。

    朱三问:“刘小郎,汝种芍药,乃为砧木也。”

    眼下刘昌郝已经选择了四种花,牡丹是暴利花卉,菊花见效快,月季一为谋利二为棘墙,然而芍药呢,其利远不及牡丹,见效与牡丹一样,甚至比牡丹还要缓慢,那只会为做砧木着想了。

    “不全是。”

    刘昌郝看过手机上的相关资料。

    宋朝时乃是用野生牡丹做砧木,明朝开始用芍药根做砧木,以“粉玉奴”的芍药根为主。原因是芍药根比较贵,只有粉玉奴产根量大,根粗细长短均匀,价格低廉,做砧木成本低,牡丹接穗长势也比较强。

    不知道宋朝有没有粉玉奴这个品种,刘昌郝用的是药用芍药的根,虽然它会稍稍便宜一点,但因为刘昌郝很挑剔,如只能用两到三年的芍药根,长短粗细必须合乎标准,带有许多须根,用量又大,到时候必然会花很多钱。

    然而两者性质却是截然不同的,到了明朝,因为改用芍药根做砧木,使得牡丹繁殖变得容易,牡丹价格不用说也开始大幅度下跌,各方面都要考虑其成本。

    换成宋朝,只要刘昌郝将牡丹接活,不严重退化,便是暴利,芍药根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否则刘昌郝不是要求名种芍药了,而改为培育药用芍药,再经过几年的培育,观察其根系情况,专门培育一两种根系发达的芍药。

    刘昌郝之所以选择名种芍药,一是为了观赏性与经济价值,二也确实是做砧木。但这个砧木性质也不一样,非是求经济价值,而是求其变种。

    不同砧木,对母本也会产生不同影响。就如牡丹,宋朝这种用野生牡丹碰运气的嫁接方式肯定不可取的,然而若是培育出凤丹等品种,其嫁接效果又胜过了芍药。

    或如西瓜,用葫芦做砧木嫁接西瓜,西瓜会变得很大,产量高,然而大多数西瓜不是很甜。

    刘昌郝以后用不同芍药的根做砧木,有的不会变种,有的会变种,有的变坏,有的却能变好。要的就是最后面的,那怕十个变种里出现一种变好的,那也是值得的。

    牡丹四大名种,姚黄、魏紫、豆绿、赵粉,才出来两个呢。

    不但是芍药根,朱三他们这一行,是雇人“窍”,可以想象,不但大多数名种牡丹能窍来,也会夹裹着各种乌七八糟的牡丹。加上许多没有长好的牡丹,自家以后必然将多数牡丹淘汰掉。

    用牡丹嫁接牡丹,对牡丹的根系有着很高的要求。

    可是自家以后牡丹的品种会有很多,说不定自嫁接时就会陆续出现一些新的变种,淘汰牡丹必然连根拨起,顺便观察其根部,万一运气好遇到了一两个根部符合要求的牡丹,则会留下精心培养。

    再用这些牡丹的根系做砧木,进一步改良各色牡丹,当然,那得许久了,说不定是六年、七年、八年以后的事……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