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40 偷懒

作者:沙包
豫,姚师傅跟连师傅的名气和地位都是有差别的,用识字来换这种差别值不值得。

    不过他会犹豫,也充分证明了普通人想识字,在这个时代有多难……

    九年义务制教育,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策。

    许问意外地在这种地方有了深刻的体悟。

    又过了一会儿,吕城终于收拾好心情,问起了自己很是介怀的另一件事。

    “你们学了这么多榫卯?”

    他的潜台词就是:连师傅会这么多?

    旧木场的徒弟们对视一眼,一起笑了起来。

    “不是学的,是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钱明心直口快地。

    “……自己琢磨?”

    此时,吕城脸上的表情非常奇妙。

    他明显不信钱明的话,想要嘲笑他,但可能因为最近大家相处得不错,他强忍着不想表现出来。

    看着他的表情,许问忍不住有些想笑,他想起了自己最早听连青这样的时候的情形。

    当时许问正从旧木堆里翻出一个木盒。

    盒子是桦木做的,方方正正,无纹无饰,但六个面上看不出一点连接的痕迹,完全想不到它们是怎么拼在一起的。

    许问研究了半,百思不得其解,拿去给连青看。

    连青的手指在木盒的几个部位轻轻叩了几下,木盒直接散开,变成了一堆零件,简直像变魔术一样。

    许问非常惊讶,他刚才检查的时候又摇又拽,折腾了半,盒子一点缝隙都没有。现在连青竟然只是敲了几下,敲得还不算太重,就直接把它敲散了?

    “没用鱼膘胶,只要找准受力点,要解开并不难。”

    连青解释了一句,就着这个木盒给许问详解了一下它的模型以及它的受力方式。

    许问听着听着,突发奇想——乐高积木,不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榫卯结构?

    这种不用一根钉子,纯粹用结构本身进行连接的方式,实在巧妙、太有趣了。

    有现代力学和几何学知识做基础,许问很快就搞清楚了这木盒其中的奥妙。他有点意犹未尽,问道:“我听姚师傅会三十六榫,这也是其中一种吧?”

    连青没有话,只是撇了撇嘴。

    “……怎么?”许问问。

    “三十六,嘿嘿。”连青冷笑两声。

    “……太少了?”相处这一段时间,许问多少摸清了点自己师父的性格。

    “燕尾榫你知道吧?”连青问。

    “当然。”

    燕尾榫被称为榫卯之母,它本身非常简单,但是应用非常广泛,很多榫卯结构都是由它演变而成的。许问一早就接触过,对它还算比较了解。

    “燕尾榫是怎么来的,你听过吗?”连青又问。

    “没有。”许问摇头。

    接着,连青非常难得的给他讲了个故事。

    当年鲁班祖师爷要建一个风水亭,中间遇到一个技术难题,需要寻找一种坚固的连接方式。

    他冥思苦想,一直不得其解。

    然后,他从妻子送来的一条鱼里看到了相对的鱼嘴,又从挂在绳子上的受伤的燕子看到了它八字形的尾巴。于是他把鱼嘴和燕尾凑在一起,发明了燕尾榫。

    “从这个故事里,你想到了什么?”连青问。

    许问一秒钟穿越回了初高中语文课做阅读理解的时候,结果旁边连林林快嘴反问:“那它为什么不叫鱼燕榫,要叫燕尾榫?”

    “啪!”连青一巴掌抽上了她的脑袋,连林林委屈地捂着头缩到一边去了。

    许问笑了,但他其实已经明白了连青的意思。

    这世界如此巧妙,万事万物不可以为用,这榫卯结构,又何止三十六之数?

    他也把这个故事讲给了旧木场其他的学徒听,那之后,连青理所当然地不再教他们已有的榫卯结构,让他们自己琢磨。

    他们看看地看万物,倒真琢磨出了不少东西……

    “你们师父这其实是在偷懒吧!”听完钱明的解释,吕城不可置信地问。

    钱明和许三相视苦笑。

    “也许吧,但真的有效。我们琢磨出来了挺多东西的,就是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已经被人想出来了,还有它们叫什么名字。”钱明。

    “你,你什么呢。人,人家怎么可能想,想不到。”许三结结巴巴地。

    “许问,今考试,你用了多少种榫?”吕城突然问。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