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兵之恋-第22部分

作者:凉城少年
    片,甚是壮观,成为团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若看团长看过后非常满意,马上作为团里的一项科技成果报了上去。军区后勤部长听说后非常高兴,想不到3235团在练兵打仗上有一手,在搞建设方面也有一手,他决定亲自带队到3235团看一看,在那里搞一个现场会,让其他部队也学一学3235团的经验,以便在全军区范围内大力推广建塑料大棚。

    听说军区后勤部长要来视察,团里立刻紧张起来,既然是塑料大棚,那就得种上菜,要有个菜地的样子。于是各连迅速在自己的大棚里种上了菜,把菜地修得平平整整的,并赶在后勤部长来视察之前连夜把大棚里的菜地统一浇了一遍水。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夜里,在棚区站岗的哨兵忽然听到“轰隆”一声,他急忙跑过去看发生什么事,不看则已,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一个大棚的棚顶坍塌了,再看看其他大棚,棚顶都微微下陷了,哨兵急忙把这一情况上报连长,连长睡得正香,半夜被人叫起很不满意,但一听说是大棚坍塌了顿时睡意全无,急忙穿衣赶到了现场。一看竟出了一身冷汗,这还了得,明天要在这里举行现场会啊,这些按高标准建的大棚差不多棚顶都下陷了,而那些标准不高的却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进大棚一看,原来是支撑棚顶的支柱地基下陷了,来不及细察,他马上命令通讯员通知全连紧急集合,全部带上工具拉到了棚区,并及时上报团里。

    一会儿工夫,各排都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一看是这种情况也不管泥呀水呀,钻进大棚就干了起来。现在只要能把柱子抬起来,再把地基夯实就可以了,于是两三个战士喊着号子合力抬起一根柱子,一松手柱子却又陷下来了,如此反复几次,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把柱子顶起来成了难题,一个小时多过去了,工作进展缓慢,只修好了两三个大棚,按这样的速度明天再干一天也干不完。

    团长听说后也急急忙忙地赶过来,逮住连长就是一顿臭骂:“你他妈的怎么搞的,这样修要修到猴年马月啊,你现在听好了,要人调人,要东西调东西,现场会召开之前修不好,我毙了你!”

    “是,是,是。”连长一个劲地回答,但心里却没有一点谱。连长卷着裤腿,满是是泥,干脆抱着头蹲在地上苦思冥想起来。

    看到连长着急的样子,孙家树走过来小声问连长:“能不能用千斤顶试试?”

    一句话提醒了连长,对呀,千斤顶把几吨重的汽车都轻轻松松地顶起来了,顶大棚肯定不成问题。他急忙派人到汽车连借了两个千斤顶,这边战士们已锯好了一截比支柱稍短的木棍,把木棍的一头顶住棚顶,一头放在千斤顶上,用手轻压压杆,棚顶竟慢慢升了起来,战士们迅速把支柱的地基夯实,一松千斤顶支柱便起作用了。

    “成功了!成功了!”全连战士欢呼起来,连长急忙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坐镇指挥的团长。

    “好极了!”团长高兴得一拍大腿说:“把全团所有的千斤顶都拿过来,我再给你调几个个连,由你统一指挥,务必在明天早上八点之前把大棚修好。”

    人力物力迅速调了过来,近千名战士投入到修棚大军来,修理所的战士迅速在大棚里接上了灯泡,把整个棚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修棚的进度大大加快了,陷下去的棚顶一个个又慢慢撑起来,大家越干越有经验,到黎明时分,修棚工作已进入了扫尾阶段了。

    上午的操课号吹响了,其他连的战士很快撤走了,只剩下一炮连的战士进行最后的扫尾,大棚虽然修好了,菜地却被踩得一塌糊涂,他们要把菜地挨个整一遍,团里的通讯员过来报告说:来现场会的车队已经从师部出发了,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团里。听到这个情况,战士们听后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他们一个个干得满脸都是泥和汗水,谁也顾不上擦,都在争分夺秒地干着,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吃早饭,都不知道饿了。

    8点30分,通讯员跑过来通知:“赶快撤离现场,车队马上要开过来了。”

    大家最后又检查了一遍,基本上没什么了,便迅速从一边撤了出去,这边人刚离开,那边一辆辆牛头吉普便风驰电掣般开了过来。在通向棚区的柏油路了停了长长一大溜儿,军区后勤部长跳下车,是一位中将,他面带微笑,慈祥中带着一种威严,他稍作停留,便径直向大棚方向走来······

    第九章 第3节 问题接踵而来

    团长急忙小跑着上前向军区后勤部长敬礼问好,又逐一同他们握手,然后在前面领着他们参观大棚。 若看

    后勤部长兴致勃勃地说:“这大棚建得可真够墩实的,还统一浇了水,真是下了一番功夫,王团长,这一片大棚有多少亩啊?”

    团长回答:“有近50亩,种上菜后,不仅能解决本团官兵吃菜难的问题,还能够支撑一下兄弟部队。”

    “好啊,好啊!大棚蔬菜推广以后,基层官兵吃菜就有了保障,这也是部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你们团战争时期是英雄的集体,和平时期还是部队后勤建设的典范,真不愧是英雄的3235团,打仗有一手,后勤保障也有一手,你们算得上是现代版的三五九旅了。”

    “我们哪能跟老前辈们比呀?”团长谦虚地回答。

    前来参观的领导都是师以上部队的后勤部长,最低的军衔都是大校,在他们面前,团长只能算个新兵蛋子,他的一言一行都非常谨慎。

    “王团长,你领着路,让我们参观你们的菜篮子工程,学一学你们的先进经验。”后勤部长说。

    “是,首长请。”团长走在前面,一边走一边介绍,参观的领导们不住地点头称赞。

    修理大棚时留下的痕迹还在,如果有细心人问一声就全露馅了,团长生怕有人发问,他心惊胆战地陪着参观团转了半晌,一直到首长们一个个钻进车里走了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没出什么岔子!

    一个月后,在战士们的精心常理下,大棚里的蔬菜开始焕发了生机,黄瓜秧顺着搭好的竖架努力地向上爬着,带着小刺刺儿的黄瓜已经有笔杆粗细了;西葫芦长得又嫩又大,引进的新品种不拖秧,一棵能结七八个西葫芦,果实围在瓜瓤四周,就像鸡妈妈在孵小鸡;菜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茄子开满了紫色的小花……

    战士们一有空就到菜地看看,没事就给菜地施肥浇水除草,个个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真没想到大冬天还能吃到自己亲手种的蔬菜。

    一股寒潮袭来,天气变冷了,不久便下起了大雪,虽然外面雪花飘飘,但大棚里的蔬菜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好似春天到了一样。大雪越下越大,连续下了几天,地面都积满了厚厚的一层雪,棚顶的雪足有半尺厚,问题来了,不堪负重的大棚又开始坍塌了,有几座大棚连支架都压断了,不得已,战士们只好冒着大雪爬上大棚顶部除雪,然后又借来千斤顶,把大棚又重新修了一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长势喜人的蔬菜也被踩得一塌糊涂。接二连三的坍塌事故令团长生气万分,他派专人调查了造成大棚坍塌的原因,调查结果令人大出意外。作为样板的大棚都竟有按照图纸的数据要求建,棚顶负重太大,样板是一炮连建的,责任自然归到一炮连连长身上,本来再有一个月他就要调副营了,硬是为这事儿延期了,连长心里那个气啊,简直是无法形容。从此,他也开始疏远李喜娃了。

    第十章 第1节 救助小英子

    转眼之间,孙家树已是第三年的老兵了从外表看,他显得既稳重有成熟,特别是那两道剑眉,浓而黑,眉间隐隐约约透着一股英气,他俨然是一位优秀的“初级指挥员”了,同年入伍的战士们经过两年多的摔打也都已经成为真正的军营男子汉了,而且多数成为了连队的骨干,有三分之一的战士都当上了班长或副班长。(/ 若看小说)刚入伍时的那种矜持迷茫,甚至有点呆头呆脑的样子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刚强自信、雷厉风行。孙家树仍然是四班班长,副班长仍是小广东。因为一班长李喜娃再一次超期服役了,看来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打算长期在部队干下去了。

    军营的东面是一座山,山并不高,满山都是青石头,这种石头用途比较广泛,可以烧石灰,也可以粉碎了铺路或者搞建筑用,正因为如此,山脚下遍布了十几家采石场,每天都能听到山上轰隆隆地响,空中常常弥漫着一层厚厚的粉尘,整座山几乎着几十家采石场掏空了,留下大片大片的空旷地,长满了截腰深的荒草,这样的地形地物比较适合野外训练。一炮连的专业训练大都集中在这里进行,每天训练的时候,孙家树总能看到一个小女孩儿,一边放羊,一边看他们训练,手里还拿着一本书,有时就捧着书本看起来,连羊儿跑到了对面的小山坳也不知道,等最后知道了羊儿已跑得无影无踪了,她找了半天找不到,急得哭了起来,还是孙家树他们停止训练帮她一一找了回来。一开始孙家树以为这个小女孩儿是放假了帮家里大人放羊的,但后来他注意到几乎天天都能在这里见到她,孙家树心想:这家的大人也真够狠心的,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天天放羊呢?

    一次训练的间隙,孙家树走近了这个放羊的小女孩儿,小姑娘歪着头好奇地看着他,那是一张跟同龄女孩儿一样纯真稚气的脸,只是眼神里透着一丝忧郁。

    yuedu_text_c();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孙家树问。

    “我叫小英子。”女孩说,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无奈的微笑。

    “今年多大了?”

    “十岁了。”

    “那你为什么不上学呢?不喜欢上学吗?”

    女孩儿沉默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爹死了,我妈有病,家里太穷,供不起我上学,娘说,等我快快长大,等嫁了人就有好日子过了。”

    “那你想上学吗?”

    “想,做梦都想,这不,我替人家放一天羊可以挣2元钱,等攒够了钱我就可以上学了。”提起上学,小女孩儿马上又神采飞扬上起来。

    听完小女孩儿的话,孙家树的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多么懂事的小姑娘啊,只是现在她不应该坐在这里放羊,而应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他心情沉重地回到班里,小广东正在教一名新兵练习瞄准,看到孙家树回来了,小广东便问:“家树,去哪里了?怎么这么长时间,大家都等着你回来训练呢。”

    “刚才看了看放羊的小姑娘,挺可怜的,好啦,我们现在开始训练,集合。”孙家树说。

    全班迅速排成一列, 再一次开始训练时,他满脑子都在想小英子的问题,有几次连口令都下错了,他不得不把全班交给小广东指挥。

    晚上开完班务会,孙家树对大家说:“我有个想法,不知大家赞成不赞成?”

    战友们纷纷问:“班长,什么想法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孙家树说:“大家都知道那个放羊的小女孩儿吧,她叫小英子,父亲死了,母亲长年卧病在床,家里没钱供她读书,但她又非常渴望读书,我提意大家能不能捐点款,争取让她重返学堂。”

    “好啊,我赞成,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呀。”小广东马上举手发话。

    全班的两位最高行政长官都发话了,谁还会不赞成?大家纷纷解囊相助。

    孙家树先拿出了自己攒了几个月的津贴,有200多元,他带头放在了桌子上。

    小广东一下子拿出了500元对孙家树说:“班长,这是500块,你先拿着,回头我让我女朋友给我再寄点。”

    憨憨的张二顺拿出了80元钱放在桌子上说:“班长,我只有这么多了,你看够吗?”

    “不少,不少,最好留点钱买日用品。”孙家树说。

    老马打开抽屉,从最里面拿出一个布包,他小心翼翼地一层一层打开,大家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都好奇地看着他,只见老马打开最后一层,竟露出了一卷钱来,足足有五六百元,真是财不外露,看不出他还是班里的“大富翁”呀。老马的家在四川凉山,家里比较穷,他平时省吃减用,每月的津贴从来都不花,全都攒着寄回了老家。平时他连洗衣粉,甚者牙膏都不经常买,因为老爱用别人的东西,所以又多了一个绰号——“老涮“,最近他准备回家探亲,这些钱估计是攒的路费。他先拿出了10元钱,看到小广东捐了500元,连张二顺都捐了80元,觉得自己是一名老兵,在新兵面前不能表现得太吝啬,便又狠心拿出一张10元的票子。其实,他能捐10元就已经赶上小广东的500元了。

    全班战士你30,我50地捐了起来,钱都放在桌子上,放了满满一桌子,孙家树数了数,一共983元,他又拿出自己的钱补够了1000元,这才对大家说:“捐多捐少都是心意,我们大家都尽力了,这1000元已足够小英子上学的学费了,明天我抽空到小英子家去一趟,把大伙的心意带过去。”

    第十一章 第2节 我叫解放军

    第二天吃过午饭,趁着午休的时间,孙家树急急忙忙地向小英子住的村子里赶去,没费多大劲他就找到了小英子的家。 若看石头彻的院墙,有一段墙倒了用玉米秸挡着,低矮的木门歪在一边,看起来已经长时间没关过大门了,他径直走了院子,房子也是用石头砌的,房顶上的草足以说明房子已有年头了,跟两边红砖蓝瓦的新房比起来显得极不协调。屋门虚掩着,孙家树用手轻轻拍了拍门问:“有人在家吗?”没人应声,难道屋里没人?可门并未上锁啊?良久,屋里传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看来,人在屋里,孙家树站在外面耐心地等待着,又过了好大一会儿,年久失修的屋门吱吱呀呀地打开了,露出一张被病魔折磨得扭曲变形的中年妇女的脸。

    “你找谁呀?”中年妇女刚一说话,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这是小英子的家吗?我是为小英子上学的事来的。”孙家树说。

    听说是为了小英子,中年妇女因咳嗽而涨红的脸勉强露出一点笑容。“是的,我是英子她妈。”她吃力地拉开门:“到屋里坐一坐吧,小英子放羊去了,到天黑才能回来。”说了几句话,她有激烈地喘了起来,好像要把肺咳出来似的。

    孙家树说:“大嫂,看来你病得可不轻啊?怎么不去医院看看呢?”

    “这是老病了,看了也白看。”英子妈苦笑着说。

    孙家树走进屋子,正当门是一个破桌子,两张破椅子歪在一边,墙四周贴的报纸已经发黄了,看内容还是包产到户的“新闻”,寻遍整个屋子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用家徒四壁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

    yuedu_text_c();

    英子妈颤颤抖抖地搬过一张小椅子,先用手摇了摇,看来还能坐人,她不好意思地对孙家树说:“大兄弟,你凑乎着坐吧,我去给你倒杯水。”

    “大嫂,别忙了,我坐一会儿就走。” 孙家树用手摁着小椅子轻轻坐下来,他看到小椅子不是很牢固,怕坐猛了压坏了椅子,看到英子妈双手颤抖着倒了一杯水,忙又站起来接过水杯说:“我来,我来。”

    “大兄弟,家里没有茶叶,你就将就着喝吧。”英子妈显得很不好意思。

    “这就行,这就行,大嫂,英子还小,不上学怎么能行?”

    唉,她爹走得早,我又得了这倒霉的病,有钱都买成药了,又欠了一屁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供她上学了。”英子妈说着便抹了眼泪。

    孙家树忙把钱掏出来递了过去,“大嫂,别难过,这是一千元钱,是我们一个班为小英子凑的,你让小英子继续上学吧。”

    “真是大好人啊,然我怎么感谢你呢?就让我给你磕个头吧。”英子妈说着就要下跪,孙家树急忙阻拦。

    “别,别这样。”只听见喀嚓一声,孙家树起身的时候一用力,坐的那张小椅子一下子就折了,孙家树抱歉地说:“对不起大嫂,有钉子吗?我来修一下。”

    英子妈说:“你身后的箱子里有钉子,英子爹活着的时候是个木匠,他人缘好,家里可没少做凳子,都让他送人了,真应了那句话,木匠家里没凳子坐啊。不过,他走后,街坊邻居都帮了不少忙,不然我也不会撑到现在。”

    孙家树打开箱子一看,果然是木匠的工具箱,锤子钉子都有,他二话没说,拿出工具就干起来,一阵丁丁当当的响声过后,坏椅子就修好了,他还顺便把另外一把小凳子也加固了一下。完了后,他把工具放回原处说:“大嫂,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