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五章 核心机点火 艰难测试

作者:长风浪xo
成功了...”

    三位老师也是很欣慰,在旁边鼓掌致敬。即使这只是个航模的核心机,设计也不是用的最新的技术,但是把这些过时的技术组合成一个精密的核心机,而且第一次就点火试车成功,这不仅体现了设计者对技术的整合能力,也体现了设计者扎实的理论计算。

    等大家激动完后,陈东风和杨辉开始了对数据的整理。杨辉主要是对滑油系统、燃料喷嘴系统和启动系统的测试。滑油系统一是要监控是否润滑均匀,二是要监控各部位温度有无异常。燃料喷嘴系统一是要测量燃料开度和发动机推力的关系,二是要检测燃料雾化的能力。启动系统一是要测量得出转子转速和启动的关系即什么时候推出启动系统的问题,二是测量启动消耗的电能。

    杨辉的这些项目都要和陈东风配合,在一次次的试车过程中收集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陈东风在收集分析数据之余,还要在每次点火试车前对核心机进行结构状态检查,而且在他设计的大修时间(50小时)到达后,还要把核心机拆开,一个一个的零件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损伤,好为后面编写维修手册进行数据收集。好在这个航模的核心机也就15kg重,体积也不大,在杨辉的帮助下,两人也能进行拆卸组装。

    核心机的测试过程是无聊的,繁琐的,紧张的。每时每刻陈东风都要盯着测试台上的各个传感器数值显示器,生怕一个疏忽导致关停不及时而让核心机遭受不可逆的严重故障。例如陈东风在寻找到压气机喘振的极限转速的时候,就要紧紧的盯着压气机个部位的压力传感器,生怕一个不小心,喘振发生的时间过长,导致压气机叶片断裂。

    陈东风设计的核心机寿命在300-400小时左右,这意味着每次他点火30分钟,那么他要进行800-1000次的点火试车实验,而且在这过程中还要不断的检修,更换零部件。最难更换的就是燃烧室喷嘴和点火火器了,他要先先把各个火焰筒和机匣拆卸下来,然后才能进行更换,最后还要一个个的复原。这一来一去没有3个小时是完成不了的。

    而且随着核心机的寿命逐渐的接近末期,需要更换的零部件就会越来越多,这也导致了后期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不断的拆卸安装核心机。所谓的核心机寿命,不是指在其寿命时间里面不需要更换零部件,而是指更换的成本小于更换一个新的发动机的成本。还要综合的评估其全寿命的平均成本,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发动机寿命时间。

    等这一台核心机报废,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下旬了,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陈东风穿梭于教室和实验室之间,忙的是脚不沾地,恨不得把自己给劈成两半。好在其他的小组测试时间没有他那么密集,经常会来帮忙,这才让他把这个测试工作缩短到了两个月内。

    好在黄恒在验收他的测试数据和维修方案后,并没有否定他的成果,而且很肯定的说这台航模的核心机可以定型了。当然陈东风心中依然挂念着涡轮叶片的事,不过这个改进工作可以等到以后的改进型号中实验。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