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山人自有妙计

作者:浙东匹夫


    因为其中一个是给妹妹的,所以顾玩选了一个黑的一个粉的,都是那种翻盖机,样子跟地球上21世纪初比较火的摩托罗拉差不多。

    手机到手后,又取了点钱,顾玩就马不停蹄去李家喊上双叶。

    俩人买了长途车票,一起去邻市的东海州天文台——这几天顾玩需要妹妹给他当实验助手。

    妹妹这种廉价劳动力最好用了,既不用担心泄密,也不用担心她抢自己成果,不用白不用。

    连带买票等车坐车,大约下午的时候,兄妹俩就到了方舟市北面的湖城A县。

    A县是湖城南面的郊县,与方舟市接壤,属于天目山区。东海州的州立天文台,就在这儿的山上。

    造天文台,一般选址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最好空气污染物容易消散,第二就是海拔最好高一些,能不被低空云雾湿气遮蔽。

    方舟市周边,离海大多只有一百多公里,所以污浊空气的消散不是大问题。而A县海拔最高,与之临近的其他县都才几米的海拔,到了A县这儿陡然能拔高到上千米。

    就因为这儿的巨大海拔落差,东方国第一个抽水蓄能电站就建在这儿,作为汉山核电站和东海电网的调峰蓄谷容量。

    而州天文台,也盖在这儿最高的天池坪上,跟那个抽水蓄能电站的高位库毗邻。天文台的人上山,也都靠电站的维修电梯,否则爬山都能累死人。

    李双叶是第一次来,上到山顶后,不由心旷神怡:

    “真是漂亮啊,这山就是平地上突然冒出来七八百米,太酷了。山顶上那么大一个天池,水都是蓝的,树木也好,真适合修真。”

    顾玩却没情调欣赏美景:“先吃晚饭,然后你休息一会儿,争取睡着。这几天我们要倒时差,昼伏夜出观星,我先去交钱办手续。”

    说罢,他就拿着袁熊袁教授给他开的介绍信,以及来之前取的钱,去找了天文台值班的管理人员。

    吃过晚饭,休息到八点,兄妹俩就准备开工——夏天天黑得太晚,7点多还不够黑,根本什么星星都看不见。

    天文台的一名值班研究员,例行公事过来交代一番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你叫顾玩是吧?听袁教授说,你是今年高考第一?年轻人有想法呐。我姓秦,秦海峰,叫我老秦就行。”那研究员还挺自来熟,先自我介绍了一下。

    “谢谢秦师傅,一会儿还需要您多多指点。”顾玩也很客气。

    对方大致交代了天文望远镜、热像积分仪等一堆仪器的用法。顾玩上手还挺快,让对方刮目相看。

    末了,秦海峰好奇地问了一句:“小顾,你这是就随便看看,还是有试验计划的?你想找到什么。”

    “我想找到比目前测得数值更低、更精确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这一点不用隐瞒,反正对方也不知道怎么测。

    “就凭你?”秦海峰哈哈大笑,随后意识到有点失礼,就想说些补救的话圆一下场子,

    “小顾,我不是针对你的能力,我是说,咱这种州级天文台的仪器,精度太低了,就算你觉得大洋国科学家目前找到的宇宙中最暗的点,实际上并不水最暗,还有其他点——但是靠这些设备,你也找不出来的。

    就好比,最暗的那个点只有1个像素的大小,而大洋国那些最好的望远镜、辐射积分仪,可以做到拉到最长焦时,就聚焦在这一个1像素点上。

    而我们的设备,相当于是起码把周边几十个像素点都照进去了。那些不算最暗的像素点,会干扰到最暗的那个点,你最后测出来的,其实是最暗的点与周边点辐射的平均值,你还怎么把最暗挑出来?”

    秦海峰的话,也算是如今宇宙学界和物理学界的共识,所以那些仪器精度并非最顶尖的天文台的研究员们,才放弃了治疗。

    在他们眼里,用机瞄和用15倍镜,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顾玩既然敢开挂,他自然知道怎么演,能演得别人无话可说,演得实验过程数据记录证据确凿,让人看不出来他锁头自瞄。

    “谢谢秦师傅的提醒,我自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实验设计,有劳您关心了。”

    说完这话,他就不卑不亢地自己开工了。

    他花了两千块钱租一晚仪器,他有权独自使用。

    秦海峰摇摇头,懒得跟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计较,也懒得去刺探他的操作。

    ……

    就这样,一周的时间倏忽而过,谁也不知道顾玩跟李双叶兄妹,每天昼伏夜出熬夜观测,到底有没有什么发现。

    顾骜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不少人在找他。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