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95章 万法宗坛 诸神集 聚

作者:张洞玄
    张继承跟着张起灵进入二门,只见有一大院,院内合抱樟树十余株,枝叶繁茂,看上去十分葱翠。这里有元至正十一年铸造的九千斤铜钟。曾于一九七九年,从太上清宫移放院内,并准备待建钟鼓楼,以供游客欣赏。这里有元代时候,书法家赵孟頫的手书大石碑也移放在古樟之下、以供考究。

    在二门通往大堂的甬道中心,掘有一井,深二丈七。据传系南宋道士白玉蟾奉天师法旨所建,名为:一日“丹井”,二日“灵泉井”,三日“法水井”。院内二门两厢设有品茶亭和小卖部,游客至此,可品上龙虎山仙茶和上清板栗等龙虎山土特产。

    张起灵这时走进茶亭,张继承也跟着走进,自然是要品上一下龙虎山的仙茶,品尝一下上清板栗,龙虎山的一些土特产。他们吃完以后,来到大堂里面。这大堂建于清同治一十二年,即公元1873年。大堂是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前距二门“九九”八十一步。后靠私第院门,面阔五间,约三百平方米。较头门矮二尺,比二门高一尺。三面红墙,门前建有“塞身亭”。堂后门直通三省堂,中厅正上方横悬康熙十七年“御书“碧城”匾和乾隆第七年御赐“教演宗传”匾各一块。只见堂内,原置有法台、令旗、朱笔、兵器、御赐半副銮驾;以及麒麟图祖天师像等,颇有公堂神威之感,看上去非常壮严。

    看完大堂自然要来到私第,这私第是历代天师的住宅,名为“三省堂”,为江南院落式,是明建清修之物,现在院门上记载有:“皇清同治六年谨修”,今已再次油画修缮。这里建筑是天师府的主体,其面积约二千平方米。共分前、后、中三厅和东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墙厢房;并与后花园和敕书阁结成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院门前上书白底蓝字对联一副。这上联是“南国无双地”,这下联是“西江第一家”。院门隐壁画有“鹤鹿蜂猴”巨画一幅,象征高官厚禄,宰相门第。

    这时绕隐壁登,他们上到三省堂,三省前后中三厅:只见前厅为客厅,面阔有五间,三明二暗,四柱前伸,石阶五级,敞门而进。东西花栏,各设台阶。厅前地面有一绿色园石,名“匝送石”。堂壁挂有墨龙穿云图和祖天师像。在东西四壁皆书名诗古画,堂壁上方悬匾三块:“道契崆峒”一匾置位正中央,“仙派名裔”排于东,“纳甲周呈”列于西。

    张起灵带他看过这里以后,他们没有停下,而是来到狐仙堂中厅。这里又称狐仙堂,相传这是天师祀奉“狐仙”之所。堂内设有供桌、神台,常明灯等供品神器。建筑结构是前与前厅用以天沟搭接,又以砖墙石门分之。后与后厅天井厢房连缀,前门额上书“道自清虚”四个金光大字。东西二门则分为“紫气”、“金光”,各有额书,说不出的气派。

    张继承看着这些建筑,说不出的壮观,心里在想如果自己继承天师一位,以后这里不是属于自己吗?自己不是天天可以住在这里吗?到时要看多久可以看多久,心里这么想着。当下跟着张起灵来到后厅,这后厅是天师的食宿生活厅。面阔五间,用以房室四间,宴厅一间。前有天井后有院,东西厢房上有楼,厢房与中厅连接。天井周十柱明现,门窗四壁,其雕刻精致,中置金鱼大缸,两旁假山列之。宴厅摆设为清代款式,四壁名画诗词,中堂正上方悬黑底花边金字匾一块。上书有“壶天春永”,据说是民国袁世凯送六十一代天师六十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