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一章 目标西京

作者:风似刀
    第一百四十一章目标西京

    泽州是司州通往并州的重要门户,有“河东屏翰”之称。(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泽州北部的高平地区,自古这里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刘武周所部进入司州后,按照预定计划向泽州方向发起进攻。于9月12日攻克泽州。

    攻下泽州后,刘武周所部便停下来稍事休整。杨素的中路军主力渡过黄河后,从西面调来了包括一个未满员的乙等军团和一个兵力二万的预备役在内的共计六万余人补充自己的部队,然后命其部于十月十五日前攻下并州上党郡。

    要占领上党郡,首先就要攻下壶关。壶关是汉元元年高祖时期设立,北有百谷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且以壶口为关,而得名壶关。壶关自筑成以来,便是汉帝国内最重要的关隘之一。

    据之前侦查,刘武周得知壶关现在只有北军的三万余预备役驻守,但他不敢轻率发起进攻。直到9月19日,麾下的十万人已休整重编完毕后,他才下令出兵壶关。

    谁曾想,他20日刚刚下令出兵,21日一早就接到后方传报:黄河南岸的孟津渡口被一股敌军骑兵占领。

    刘武周闻讯大惊,孟津被占领,等于己方的后路已被切断。速问:“敌军是从什么方向渡过黄河南下的?”

    他本以为是孙晟派了少数部队悄悄渡过黄河,出其不意攻下的孟津渡口,不料来报之人却说:“据河南逃回的人说,是疯虎的部队夺取的渡口。”

    刘武周闻言更是大惊失色,险些跌倒,倘若不是身后恰巧有张椅子,他已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在所有汉军将领中,刘武周最不愿意与之为敌的就是张锐。他身为张锐的上司,比旁人更加了解张锐带兵打仗的本事。之前驻守西京时,为了不刺激张锐,他没有与史万岁交战过一次。为了拉拢张锐,他甚至数度亲自去番州游说。

    上个月,张锐终于明确表明效忠上都朝廷,并劝说史万岁投降自己,他才安下心来。这种结果无疑是最佳的,自己不用再担心与张锐交战,他还帮自己又立了一场大功,正所谓两全其美。谁知,这时听说张锐带人断了自己的后路,他一时惊惧交加乱了方寸。

    刘武周茫然不知所措,副官宋金刚却清醒着,继续询问来人:“为何确定是张锐的人夺取的渡口?”

    “逃回的人说,他们看见前来攻打的敌军中竖立着开远候的旗帜。”

    “当真看清楚了?”

    “逃回的人众口一词,都说看见了开远候的旗帜。”

    宋金刚确认后,便向刘武周劝谏:“殿下,现在我军后路已断,不能再向壶关方向发起进攻。依属下之见,还是火速返回泽州为上策。”

    “对!对!对!”刘武周被宋金刚之言惊醒过来,站起身来连说了三声“对”。要是现在继续进攻壶关,万一张锐突然带兵北渡黄河,从背后攻打自己怎么办?他立即下令,各部停止前进,全速返回泽州布防。

    命令下达后,刘武周又徒然坐下,口中喃喃自语,不知在嘟囔什么。

    宋金刚先让传令兵把刘武周的命令传达下去,又接着问来报之人:“还有什么消息?”

    来人回道:“据从河南逃回来之人说,我方停靠在孟津渡口的二百多条渡船、货船,几乎全被疯虎的人马俘获。只有二、三十条渡船,被逃回来的人驶回北岸。”

    宋金刚听到孟津渡口的二百多条船被张锐夺去,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当初孙晟带着北军的三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后,就把北岸的所有渡船、货船烧得一干二净。因此,刘武周在攻克洛阳后也找不到渡船把己方将士渡过黄河,才在洛阳城驻扎了几日。

    直到后来,陆柯所部在汴州方向渡过黄河后,才把那边的船只全部调到的孟津渡口来,刘武周和杨素的部队才能陆续渡过黄河。

    据宋金刚所知,汴州方面现在只留有数十条船只,己方掌握的船只几乎都集中到孟津渡口南北两岸,数量大约在二百五十艘左右。而且前几日杨素派人来报,说他的大本营不日将迁移至洛阳,中路军的后勤辎重也会随之转移到孟津渡口,准备北运粮草供给已渡河的己方部队。

    也是因此,己方渡船才会集中停靠在南岸。没想到不仅丢失了孟津渡口,还丢失了几乎所有的船只。宋金刚不禁心想,完了!丢了船只,就等于把我军困死在了北岸,如何能返回黄河南岸?!

    “可知张锐为何要反?”呆楞了一阵,宋金刚又问来报之人。

    来人为难地回答说:“这个下官就不知道了,我军逃回来的人,也只看见敌军中有他的旗帜而已。”

    这时刘武周叹了口气,对来人挥了挥,让他退下。宋金刚一时没有想明白张锐为何要起兵攻打周延,刘武周心里却十分清楚这事的缘由。他不恨张锐,却极其痛恨周延,抓起桌上的一个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破口大骂周延。他激动的情绪,把一旁完全没有防备的宋金刚吓了一跳。

    刘武周痛恨周延,也是在得知史万岁等人被周延杀后开始的。他在得到史万岁被杀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向上都朝廷上了一份奏章,奏请治周延目无法纪之罪。

    他在奏章中陈述道,周延自开战以来,纵兵四处屠杀抢掠,朝廷念其功开恩不究其罪。他不但不感念恩德,反而变本加厉。史万岁是陛下亲赦之人,杀之置陛下威信何顾?北朝王公大臣及其眷属本应由朝廷来处置,岂能随意杀之?这次陛下和朝廷一定要严加处理周延,否则定会酿成大祸。

    他要治周延的罪,也是因为周延让他信誉扫地。他曾信誓旦旦地向张锐保证,会保护好史万岁等人的安全。没想到周延却擅作主张杀了史万岁,这让他既丢了颜面,又失了信誉,他岂能不恨周延?

    而且他很清楚张锐火爆的个性,要是张锐得知史万岁被杀的消息,很可能做出过激行为。如果张锐误以为是自己出尔反尔、指使周延杀害史万岁,肯定跟自己翻脸,转而会起兵支持北朝,那么自己之前所花费的心血岂不是白费?

    因此,他在给朝廷上表之后,又紧接着给张锐去了一封信,解释史万岁被杀之事。他在信上三番五次写明,史万岁在洛阳被杀,只是周延的个人行为,与朝廷和自己都无关。并请张锐放心,自己一定会给史万岁等人讨回公道。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写的信还没有送到番州,张锐就会在这么快时间里得知史万岁被杀的消息,并且会在这么短时间里带兵进入豫州,并一举断了自己的后路。

    刘武周怎么骂周延也觉得不解恨,脸上气得青一阵白一阵,宋金刚从没见过他如此气恼,也只得好言相劝。在宋金刚好一番劝慰下,刘武周才稍稍平静下来。想了想,他又奋笔疾信,交予宋金刚:“你立即派人把这封信密送给张锐。”

    宋金刚接过信,迟疑地问了一句:“这……管用么?”

    刘武周叹息着说:“张锐起兵攻打周延也是一时冲动,如果此时他已杀了周延,想必气也消了。待我再解释清楚缘由,从中调解,他也有可能罢兵而去。”

    宋金刚显然不同意他的说法,摇头说道:“殿下,您想调解此事,朝廷能答应原谅他的过错吗?张锐也是个精明之人,他定会知道这事的后果。他既然知道后果还这么干,就是下了决心要与朝廷作对。说不定,他已经决定投靠伪朝了。属下想,您的这封信也许不会起到什么效果。依属下之见,您还是尽快考虑一下我军之后的行动吧。”

    刘武周楞了一下,点点头走到地图前,开始估算现在敌我双方的形势。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参谋长,已经养成凡事都要先从查看一番地图的习惯。

    宋金刚也跟着来到地图旁,分析道:“既然张锐所部已经攻占孟津渡口,潼关和洛阳十之也被他攻占了。现在的情况,等于他已经切断了我军的后勤补给线,我军现在的存粮只够支撑全军两个月所需。”

    刘武周默默点头,认同宋金刚的话。宋金刚接着又说:“现在,我军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在两个月内重新打通补给线,要么在河北的部队全数撤回河南去,才能摆脱现在的困境。不过,我军现在的可用的渡船太少,即使现在开始造船,也不能够保证能在两个月内造出足够我军渡河的船只。所以,现在只有依靠郢国侯集合我军留守在河南之地的部队,打败或是驱走张锐之部,才能让我们脱离困境。”

    刘武周一直把宋金刚留在身边,一是其麾下的骑兵部队很少,下面没有适合宋金刚的职务,他总不能把宋金刚派去指挥步兵吧。二是,宋金刚很有些才略,能及时帮自己分析形势,可以给自己当参谋。三是,宋金刚对他极为忠心,遇到一些不便让其他将领知道的事情,也能与宋金刚商议。

    此时,听了宋金刚分析,刘武周也认为他说的有理。又问宋金刚:“我军在河南之地还有多少部队?”

    宋金刚平日非常细心,每次都把军报上己方兵力调配行动记录下来。这时听刘武周询问,便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翻开记录大概计算了一番,回答说:“我军留守在黄河南岸的部队大约在二十五万左右。不过,我猜测在潼关的八军团和在洛阳的十五军团应该已被张锐歼灭了,现在估计还剩下二十万左右。”

    “二十万?”刘武周摇摇头,说:“如果张锐收编了在潼关的八万降军,再加上他的本部人马,即使杨素有二十万人,也定然不是张锐的对手。”

    刘武周这样说,宋金刚并没有反驳。他知道己方留在河南之地的部队大多都是预备役和后勤人员,他们的任务只是维持所占领城镇的秩序和为己方主力部队提供后勤保障,其作战能力几乎为零。

    假如此时在潼关和洛阳休整的己方主力八军团和十五军团已经不复存在,杨素手上最多还有四到五万可以用于作战的部队。用四、五万人去和张锐至少拥有的七、八万精锐部队作战,即使是帝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杨素也毫无胜算。

    刘武周又指着地图分析说:“而杨素在得知张锐占领洛阳的消息,最大的可能是集中兵力退守伏牛山一带,防止张锐南下向上都方向进攻。但张锐也极有可能不南下,他可以分兵东进占领汴州等地,彻底切断我河北之军与南岸的联系。”

    宋金刚也接口说:“假如这样,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