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三十八章 授剑

作者:风南轩
与皇城紫禁城有的一拼,无论是建筑顶上的犄角浮雕,还是台阶上的石质构造,都与紫禁城里的设计十分相近,这朱高煦生前想当皇帝得快发疯,竟连自己的府邸也修建得跟皇城很是相似,想必没少在上面花银子。

    将整个府邸游览了一圈,徐秋涧真有些不敢相信明宣宗会将如此气派华丽的庄园府宅让给他住!

    这府邸虽久无人住,但明宣宗还经常命人来打扫,所以还很是整洁的,另外,明宣宗已经在府邸里为他配备了五个丫鬟仆人,人数虽不多,但对他面前只有他一个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他的房间丫鬟已经为他收拾好了,不过因为没有事先支会,丫鬟们却未提前为白如凤和蔡宏准备,徐秋涧只好临时命丫鬟为他们准备了。

    至于华岳那丫头,经常神龙见头不见尾,实在很少时间与他们住在一块,不过徐秋涧还是叫丫鬟为她准备了一间,毕竟这女子名义上还是自己的护卫。

    时间转眼有过去了五天,徐秋涧已经慢慢熟悉了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其实跟做县令倒也没本质上的区别,每天照样有打量需要阅览的东西,只是要看的东西并非是公文和书柬,而是密件和信函罢了!

    每天都有属下的人呈来不少的信函密件,要他过目处理,这些信件上无非记载的就是一些例如又在在某某地方意外发现有什么密谋造反的可疑之人,或又是某个大臣今日行迹可疑之类的东西,请他指示定夺。然而如此简单的工作流程却令徐秋涧大伤脑筋,谁知到这些上传来的情报是否可靠属实?锦衣卫是出了名的蛮横无理,就因这些毫无凭据的一纸空文,便能定人大罪,历来可没少有人因此而含冤入狱,甚至丢掉性命!

    这几日每天看着呈上来的信函,徐秋涧就不禁心中一阵感慨,难道大明朝的历代锦衣卫指挥使都是和他一样,这般处理公务的?仅仅动一动笔,便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那跟九幽判官有何区别?如此,那些被举报的含冤之人怕是只有暗地乞求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是个正直清明之士了。否则若是遇上的是个草芥人命的糊涂锦衣卫指挥使,那也就只有自认倒霉了。不过从大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锦衣卫口碑一直很差的情况来看,估计大明朝的历代锦衣卫指挥使中怕是没有几个好人的。

    锦衣卫指挥使是个肥缺,但却并不适合徐秋涧,他从前是学法医的,正如南宋法医鼻祖宋慈所著的洗冤录第一句话所说: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人命关天,刑狱之事,是万万马虎不得,锦衣卫一向视人命为草芥,曾制造的冤狱不计其数,如今他现在做了这锦衣卫的指挥使,就更要要秉公执法,实事求是才行了。

    对于这些天从各地上呈传来的信函内容,徐秋涧都会一一认真阅览,最终只对其中一些却有事实根据的信函做了回复,其余的全部被他一一驳回,并还在这些信函上都做了严厉的批语。

    同时,徐秋涧在业余有空时,还让刘勉将锦衣卫过去追查过的案子的档案记录取了来,仔细翻阅,结果让徐秋涧大吃了一惊,阅览完不少档案记录后,徐秋涧可以初步判断,这些档案中记录的案子,竟有七成以上的是冤案,里面许多案子都疑点重重,甚至有的案子连案情都未记载清楚,如此也能定罪入档?可见锦衣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_),《明代县令》最新章节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