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帝国荣光照耀四海(五)

作者:鼠候
    中华军利刃营中路军阵全面前压,吸引了罗斯主帅彼得关注目光,他手拿望远镜紧张地观察这里的战况。随着中华军*在罗斯中路主阵连续不断的爆炸,爆裂的*混杂着烟尘遮蔽了彼得的视线。此时的彼得那张青嫩的脸庞顿时有些慌乱,他要面对如此复杂的战争有些惊慌失措。彼得开始做最坏的打算,他下令自己指挥阵位山脚下八千近卫步兵去中路战场救援。按照彼得的预计,中华军以罗斯右翼为战役突破口,其真正的目的是要击破罗斯主阵的正面。失去了父亲的指导,年轻的彼得在没有看清敌军主攻方向时轻易地放出了预备队。彼得的打算是,从罗斯两翼军阵调兵一时间不能达到中路阵线,先让自己精锐近卫步兵先期抵挡一阵,等待左翼两翼抽调援军。

    战火硝烟同样也阻挡了中华军统帅张平安的目光,他眼离高倍望远镜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左手摊开,近卫赶紧将热奶茶递进皇帝的手心。张平安端起茶碗慢慢轻酌,回身走到沙盘前思考下一步战事。按照张平安的推测,利刃营都统领胡明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将要将主要兵力集中于左侧,并用骑兵冲击罗斯主帅所在指挥阵位。中华军主帅张平安从利刃营骑兵旗帜上可以断定,走在最前面的五个千人骑队是利刃营精锐的斥候骑兵,后方三千轻骑兵也是老兵组成的精锐。张平安从利刃营骑兵出击顺序上几乎可以肯定胡明拿出了利刃营压箱底的本钱,就是想要这支骑兵一举拿下罗斯统帅进而奠定今日胜局。不仅如此,利刃营还把本部运输辎重的二千箱车也拉上战场,就是想借用箱车厚实的箱壁在空旷的战场快速构建防御阵线。

    中华军统帅和将领们之间数十年征战早已形成了默契,皇帝张平安既然推测到利刃营出击战法,自然也不会墨守成规还继续沿用战前制定的方略。作为中华军统帅,皇帝张平安南征北战数十年征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深知战场情势千变万化必须随战事调整用兵。尽管张平安视线被战场烟尘所遮蔽,他还是根据经验下令全军总攻,为利刃营突击骑兵创造战机。皇帝总攻军令一下,指挥平台立刻吹响悠长的进攻号角,整个中华军所有待机备战的战兵营全部动了起来。一时间,战场炮声隆隆,战马嘶鸣间数十万战兵和骑兵脚步声震荡天际,火枪射击爆裂声不绝于耳。中华军全新总攻的号角打乱了罗斯主帅彼得的心神,他的一双眼睛根本就忙不过来。东、南、西三面黑色的军阵向罗斯大军全面压上,翻滚的黑色军阵在旗帜的引领下正收缩包围圈。所有黑色的中华军军阵似乎在号角响起的同一时间变阵,斑块般的百人小阵在出击中渐渐融合为一个个长方形千人军阵。

    罗斯主帅彼得刚刚下令调集左右翼各一万五千步兵支援中路主阵,被削薄的罗斯左右翼军阵还没有来得及进行调整,就遭到了中华军全面压制。中华军左右翼进攻军阵变化成为大阵后慢慢连成三道横阵,每一道横阵由五排火枪军阵对敌军展开轮番射击。罗斯人军阵中火枪兵这时冲到了军阵前方,他们架起木棍安放削皮火枪与中华军展开对射。不得不说罗斯人重型火枪的射程还是不错,他们至少有一战的能力。交战双方隔着数十丈对射,十分考验敌对双方战兵的意志力。中华军将领们早就摸清了罗斯火枪的射程,他们就在罗斯火枪最远射程处重点打击敌人火枪兵。双方军阵冒起滚滚白色硝烟,火光四射间两方都有战兵不时倒地。火枪对射还是比面对面拼杀要文明,至少没有冷兵器厮杀看起来那么残忍。网

    罗斯火枪手的弱点在于射击后再次装填弹药太慢,而中华军制式火枪可不装弹连续击发十次,这个武器上的差距造成了罗斯火枪兵巨大伤亡。然而,罗斯人削皮火枪这种重型火枪也不是吃素的,巨大的弹丸虽说是准头差点只要打在中华军战兵身上也让人不好受。中华军战兵一旦被罗斯铅弹击中头部几乎不能活命,打在胸部盔甲也足以让人肋骨断裂。双方战兵排枪对射明知道危险极大,却只能直面死亡不敢后退。在经历过三柱香的时间对射后,中华军进攻阵线火枪兵优势愈发明显,罗斯有经验的火枪兵大量死伤造成了后继乏力。罗斯人培养一个火枪兵并不比弓箭手容易,没有长时间训练一般人根本就搞不清弹药装填步骤,当火枪兵死伤之后没有经过训练的罗斯普通战兵根本就不能再次使用火枪。缺少了火枪兵与中华军抗衡,罗斯军阵手拿冷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