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大唐全才第2部分阅读

作者:作者不祥
    说得高兴,张叔走上来说可以开饭了。王珂听到这话,眉头不由得皱了一下。

    王珂前世是重庆人,到了关中地区,对这里的饮食本就不习惯,再加上唐朝时好多的调料都没有,他更是对吃饭心情全无。

    可他也知道,这个东西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也只好心里念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就是是米田共也把它吞了。”脸上一副慷慨就义的模样走了过去。

    正文 第六章 沙盘

    经过杨木匠几人几天的忙碌,整个庄子里都已经习惯了聊天坐椅子、吃饭上桌子,晚上睡觉要睡在床上的生活。

    现在王珂一家就正在围着桌子吃饭,今天的菜是王珂下厨做的。

    在这几天里,王珂除了看看几个木匠做家具外就是在庄子里带着张叔到处收集各种调料。几天功夫下来,除了辣椒还没有传进中国没有找到外,别的调料还都给他们找了个七七八八。虽然有的份量很少,可也算有了。

    只要有就好办,反正可以叫人去找,也不用自己跑断腿,谁叫自己是少爷呢。王珂就是这样想的。

    最让王珂惊喜的是居然在香料里发现了孜然,这让一直喜欢吃烧烤的王珂着实高兴了一把,于是今天手痒就下厨动手做了一个烤鱼出来,顺带弄了几个小菜,还把来唐朝前买来准备送礼的几瓶五粮液给拿了出来。

    王硅本来回来的时候还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在吃了几口菜,喝了几口酒之后也心情好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和王珂聊起了朝中正在争论的事情。

    王珂知道在贞观三年的十二月,李靖将率领大唐军队和东突厥作战,第二年就把东突厥给灭了个干干净净。现在朝里也就是在争论到底是不是应该现在出兵,现在都已经是八月初了,主战一方说完全可以一战,要求出兵;而反对一方也不是说不赞成作战,而是觉得现在时间已过,天气开始转冷,要求推迟到明年四、五月再动手。

    王珂见现在王硅心情也还不错,也就大胆的说道:“我记得皇上初登大宝的时候就出了个‘白马之盟’,皇上当时就想和突厥开战,可当时的国力却无法如愿,这也就成了皇上心里的一块心病。而现在不同,我们大唐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完全有能力和突厥作战。至于天气嘛,也算是个问题,但不会太大,今年只要把突厥逼得向北迁移,明年开年只要天气一好转就完全可以攻而歼之。”

    王珂从历史里知道这场战役的进程和结果,说起来口气也就颇为肯定。王硅楞了一下,看了一眼王珂,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才开口说道:“这段时间那些武将一直嚷着要打,思路和你说的也差不多,皇上也有些心动。可现在突厥那里的地形我们不是很清楚,天也快凉下来了,如果不能在寒冬来临以前按你们说的那样逼迫他们北迁,我们主动进攻可就得不偿失了啊。再说我朝多也步兵为主,而突厥人都是马来马去,行动比我们快得多,这些也都是问题呀,朝中也是争论不休啊。”

    王珂拿起酒瓶给王硅倒满,坐下来说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孩儿以为完全可以一战!”

    王夫人见两父子说个不停,打断说道:“老爷也是,珂儿刚回来不知道情况。年轻人心气大也罢了,老爷都这把年纪了还和珂儿一般说这些做什么?让珂儿好好休息一下才是呀。”

    王珂见母亲要阻止他们谈论这个话题,急忙说道:“娘,不能这样说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身为大唐人,当今圣上圣明,爹又是皇上的重臣,为臣者不能为君分忧,实为不忠也。”

    “好个‘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王硅听到王珂的这番话,大声称赞道:“珂儿,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为父听听。”

    王珂理理思绪,一脸正经地说道:“自前朝以来,北方突厥人就时时犯我疆界,他们平日里以游牧为生,与我中原之地农耕不同,每到冬季就没有收成,只能是到我朝抢夺粮草度冬。我想,今年也不会例外。当今圣上仁义治国,我朝国力大增,兵强马壮,何不在现在就备足粮草,屯兵于边境,待冬季来临,突厥人来犯之时,一出击之,必能一举歼之。”

    王硅边听边点头,考虑一会又问道:“对地形不熟,又如何解决,现在我朝对突厥的分布情况并不清楚,一旦战事开启,如何能够做到一击必中呢?”

    “这个问题孩儿也已经想过了。”王珂自信满满地说道:“现在我朝对突厥大的安置地经过斥候的打探也都十分的清楚,只是因为地形的不熟悉而不能很恰当的用兵而已。这个问题孩儿可以解决,孩儿有个想法,在这几日里就做出一个沙盘来,把突厥的整个地形地貌都体现出来,以供军方推演,理出一个最佳方案。还请爹暂时不与朝中说明此事,待孩儿把一切做好,爹再报与朝廷定夺。”

    “沙盘?”王硅很是不解地问道:“是个什么东西,珂儿可否先与为父说说,是不是也是珂儿在极西之国学到的东西?”

    王珂解释道:“所谓沙盘,就是用各种各样材料把真实的地形地貌按照原样缩小成一个如同景观一般的东西,在上面可以根据双方实际兵力大小进行演练,看所作出的预案是否完善、可行,这样就可以在实际开战前对战事的形势作到一定的心中有数,对双方的态势预先做出判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当然这个沙盘的作用也不是仅限于军事上,在别的方面也是有用的。”

    王硅听得一脸喜色,双手互击不断叫好:“真是好东西,居然有如此的功效。珂儿赶紧做出来,待你做出来以后我请李靖将军先来看过再报与皇上,若真如珂儿所言,灭突厥之日不远亦。”

    整整三天,王珂忙得头晕眼花,看着眼前这个根据后世放在车里的一本交通地图册按比例缩小的地形地貌做出来的沙盘,王珂明白,一千多年的时光流逝,地形地貌肯定和现在有一些不一样了,但大的变化应该不会太大,只要在有人问起的时候说明一下是自己对地形不太熟悉还是可以忽悠过去,估计也不会有人太过于计较的。

    王珂叼着烟,一边看着自己做的沙盘,一般开始yy:“要是这些军中大佬、杀人狂看见这个东西会是什么表情呢?老李同志会不会给自己一个官做做呢?嘿嘿!”

    正当王珂对着沙盘遐想着傻笑的时候,只听到门外一阵脚步声鱼贯而入。

    回过头去,只见王硅与几个身着铠甲的军官说笑着正走进院门。与王硅并肩而行的是一名身材高大,五十多岁的老年人,不用问王珂也知道这就是大唐有名的大将军李靖了,因为在一帮武将里他的年龄是最大的,在这个时候推算一下也就只有他应该是这个年纪了。

    后面两人都在四十岁上下,一个英俊威武却透出一股子书卷气;别一个虽不能说丑吧!却也不能说好看,但浑身上下都透出一阵杀气,看得王珂背心不由得一凉。

    这二人后面跟着的三个就年轻多了,其中两人和自己相差不多,别一个估计要小上几岁,不过个个都看着顺眼。

    王珂心里不由暗自不爽起来:“这个唐朝怎么这么多帅哥呀,这让我还怎么泡那些漂亮的小萝莉嘛?哦滴神呀,难道我在后世不待见漂亮,到这里还不给我机会呀。我要求买豆腐去。”

    王硅走到近前,对王珂招手道:“珂儿,快来见过几位将军。”说着指着来人一一介绍道:“这位是英国公、并州都督李绩李将军;这位是卫国公、兵部尚书李靖李将军;这位是卢国公程知节程将军。”

    王珂一听,这可都是在后世都有名的大唐名将、杀人狂,不敢怠慢,急步上前恭敬地行礼说道:“后进王珂拜见三位大将军,三位大将军的大名久仰亦,今日得见,心里激动不已,往后还望几位将军多多教诲才是。”

    李靖大笑,伸手扶起王珂说道:“前几日听王兄说起贤侄回家,本欲上门道贺,无奈朝中正是事物繁杂,一直未曾前来。今日贤侄又为国出力,我等才借机上门,还望贤侄不要责怪我等才是。”

    王珂听到这话,心里想道:“你们这些都是杀人狂,哪敢说你们呀,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嘴里连忙回答道:“国事为重,将军为国操劳,王珂怎能有怪罪之心。不知几位少将军都是何人,还烦请大将军介绍一二。”

    李靖见王珂如此识礼,心中虽是赞叹不已,嘴里却责怪地说道:“我等与你父同朝为官,朝里也兄弟相称,难道就当不得你叫一声伯父吗?”

    王珂老油条了,自打见了这几位老杀材就一直想套近乎,可又没见王硅发话,这时见李靖这样说,企有不顺杆爬的道理。连忙说道:“哪有啊!只是初见几位伯父当面,被几位伯父身上的英武之气吓住了,小侄实在是不敢放肆,还望几位伯父见谅。”

    “王硅,你这儿子怎么这么酸呀,赶紧带我们去看看他做的那个什么沙盘,我倒要看看是个什么东西,居然让李靖这个老不死地还没看到就在叫好。”王珂正和李靖说得开心,就见旁边的程知节大着嗓门叫开了。

    连忙收起心情,对着程知节一阵马屁:“程伯父一看就是直爽人,小侄实在佩服,以后程伯父有空还要多教教小侄你的开山斧,小侄对伯父的斧可是久有耳闻了。”一阵马屁拍得程知节大嘴一咧,高兴的不知所以了。

    旁边众人也知道王珂是在打屁,各自一笑,跟着王珂走进前堂。

    正文 第七章 沙盘推演

    走进前堂来到沙盘前,王珂还没有来得及介绍,三个老杀才就已经伏在沙盘上开始比划开了。这里是什么地方,这座山是什么山,大唐边界又在什么地方。

    王珂见没有自己什么事,也就退了出来。王硅借这个时机忙给王珂介绍这几个年轻人。

    原来这三个年轻人正是三个老杀才的儿孙辈,最高最壮但在三人里最平常的是程知节的儿子程怀亮,也是当今皇上女儿清河公主的驸马;和自己年纪相当、身材也差不多一般高、王珂自认为和自己长得一样帅的是李靖的儿子李皙;而年龄最小的是李绩的孙子李敬业。

    几个人年纪相当,没一会就已经混熟了,在一块说个不停。给人的感觉就是从来的是在一起,没有分开过的样子。

    几个人正说得热闹,只听到程知节在那里叫道:“几个小兔崽子,叫你们跟来是让你们在旁边瞎闹的吗?还不快滚过来看看。”吓得几个人一下没了声音赶紧围了过去。

    王硅见几人都看着沙盘不动身,就知道这群人一时半会是不会走的,也就顺势说道:“我一个文官,对军事上的东西可说不出什么来,你们先看着,我去吩咐下人准备酒菜去。”说完拱拱手转身离去。

    王珂走上前去正好站在李靖的旁边,李靖转过头看看他,赞许地说道:“王贤侄这个东西对行军作战的确是很有用啊!不知贤侄如何想起做这个出来呢?”

    王珂心中得意,但脸上却一脸严肃地说道:“位卑未敢忘忧国,生为大唐子民,能够为圣上分忧、为国出力乃是做人的本分。我在极西之国的时候曾经见过这个东西,不论是用于军事上还是别的方面都是很有用的,因此我回来后听父亲提起要和突厥人开战,我就先想到了把这个做出来,供大将军们参考。”

    李绩点着头用手轻捋着胡须说道:“好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呀,要是我大唐的人都这样想就好了。贤侄呀,你对这次和突厥人开战有什么想法没有,说出来听听。”

    王珂从历史书里知道这次战役是怎么打的,可还是装着惶恐地样子说道:“小侄文不成武不就,企敢在几位面前班门弄斧,还是在旁边听几位伯父的教诲才是。”

    李靖听王珂这样说看了他一眼没有吭声,程知节不乐意了:“让你说你就说,这又不是在朝堂上,更不是让你带兵去打仗,说错了有什么关系?我们还会笑话你一个毛孩子不成。”

    李绩也点点头说道:“说吧!就这几个人在,没关系的。”

    王珂回想了一下历史书上所描述的情节,再稍稍地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小侄以为我军应该分为三路进击,左、右两路以两翼合围的态势向前推进,可暂不与敌接战,当然有零星小队接触也可以灭之,以不影响行军速度为原则。中路大军从马邑出发,待夜晚时分直袭定襄,直指颉利可汗的牙帐。待我军夺取定襄之时,颉利可汗必定会把他的牙帐迁往阴山以北,这时我军三路合击之,必能一举歼灭突厥人。不知几位伯父对小侄的想法有何意见?还望几位伯父多多教诲才是。”

    李靖没有回答又继续问道:“那贤侄以为这次出兵应以多少为好?由谁领兵呢?”

    “小侄以为草原作战兵贵精而不在多,要求速度要快,三路大军有十余万人足亦,至于领兵之人,那就全凭朝廷调度、圣上定夺了。小侄可不敢妄言。”王珂明知道历史上李世民是派李靖、李绩和柴绍三人领兵出战的,在这里可不敢说出来,只好打个马虎眼了事。

    李靖三人听完王珂的应对,一齐望着沙盘,手指不停地在图上移动,偶尔也停下来商量几句,分析一下利弊又继续演示。

    王珂见自己也已经说完,又回身和程怀亮等人聊了起来:“程兄近日又在哪里玩呢?兄弟刚回来,家父让在家休息,还没时间出去玩呢?哪天程兄、李兄有空还是带上小弟出去逛逛可好?”

    程怀亮和李皙对望一眼咧嘴笑笑说道:“这个倒是没问题,就是王兄这个样子的穿着打扮,我怕走出去别人看着不太象回事吧。”

    王珂低头看看自己,还是穿着穿越前在后世穿的t恤、西裤和皮鞋,手上还带着手表,只好悻悻地说道:“我也没有办法,回来还没有去做衣服呢。我的衣服全都是这样的,先就这样吧!哪天你们出去玩,叫上我就是了。”

    李皙笑道:“行呀,就这样。让他们看看极西之国的服饰也没什么关系的,我倒觉得挺好的。”

    几个年轻人说得高兴的时候,李绩转回头来说道:“王贤侄的兵法倒也学得很好呀,我们明天上朝就秉明圣上,让圣上定夺吧!我想应该可行的。”

    话刚说完王硅正好出来说酒菜已经摆好,请几位过去。几人一起走过去吃得尽兴才各自散去。

    待送走几个老杀才王珂正想与王硅告退好去睡觉,王硅却叫住他,一起来到书房坐下,王硅细细问过刚才的情景,想了一会才用赞许的口气对王珂说道:“珂儿今日所述看来很合几位将军的心意,明天报与圣上应该能够通过的。近年来朝廷年年用兵,兵士也确实能战,为父虽是文官,建国之初也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多少也明白一些战事,珂儿的对策也算得上是周全。不知珂儿今后是做何打算,可想入朝为官?如有此想法,为父倒是还能助上一些力。”

    王珂听到如此这番话,连忙回答说:“父亲万万不可,我朝历来有家人不得一起在京中为官的规定,何况孩儿还没打算为官,就算要是真有这个机会,父亲也不能出面说话,以防朝中非议。如圣上真有此想法,也得等他人说出来。孩儿的本事也只是能动动口舌,真要是动真格的怕还差得远呢。孩儿当个纨绔算了。再说孩儿回来这些天感觉有好多事可以做还没来得及做呢。待孩儿做完这些事再来说这个事也不迟呀。如果真有让孩儿入朝为官的事还望父亲替孩儿推脱为好。孩儿有多少本事自己很清楚,如果现在入朝必定得不偿失。常言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檩子先烂。别的大臣的儿女没出头以前我还是别去触这个霉头的好。父亲不会不帮助孩儿吧。”

    王珂一席话说得王硅连连点头,感叹地说道:“倒是为父急了,还是珂儿想得周全。也罢,先不说这个事情,珂儿先在家陪陪你母亲,多和朝中大臣的子女来往一下,熟悉以后也能将来更好的在朝中立足。以孩儿的能力,不用为父指点也必定能够游刃有余的。”

    王珂知道王硅这番话的意思,毕竟王硅是前太子李建成的属下,李世民夺位以后不计前嫌提拔任用,现虽得李世民信任,但和原秦王系的一部分人也还是不太和谐,所以在朝中还是有些局促。今日见王珂如此表现,心中也不免有些得意。

    王珂不由得心里暗暗说道:“看来拉帮结派自古就有,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呀。”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