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09 保守的经济学家

作者:我喜欢的猪头
    朱允煐对于市舶司是无比重视的,这就是大明朝的进出口贸易的窗口。这些地方必须是朝廷掌控,以后会不会进一步的放开还很难说,但是现阶段他是不会允许太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其中。

    说到底就是现在的市舶司产出比较大,而且是在不断的发展壮大阶段。

    这个时候当然是需要朝廷赚取最丰厚的利益了,而不是让一些商人不断的发展壮大。更何况朱允煐的三个舅舅在摩拳擦掌了,一些武勋也有意无意的得到了一些消息。

    他们对于南洋的土人越来越感兴趣了,他们也希望将朝廷赏赐的土地给利用上。虽然现在的土地基本上都是在辽东了,可是开发出来的话,那也是一笔不错的产出。

    都是沙场上厮杀的,富贵都是靠杀人得来的,这个时候也就不要说什么仁慈了。

    只要不在大明境内做一些事情,朝廷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一点,皇帝的意思很明显。

    下朝后的朱允煐将六部尚书叫道了武英殿,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说。说是和市舶司有关,但是朱允煐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他的一些计划。

    朱允煐看到重臣们到来,直接问道,“新明银矿,现如今如何?”

    新明银矿,就是东瀛那边的石见银矿了,这可是大明朝重要的白银来源地之一。

    严震直立刻站出来,这些事情他了然于心,“陛下,自银矿发现以来,朝廷不断增派能工巧匠,招募东瀛工匠。”

    这是委婉的说法,朱允煐的四叔在东瀛开疆拓土,除了一些人是纳入王国之外。战败的武士,反抗的百姓或者是一些青壮,那都是要交给新明银矿卫所的。

    朝廷给朱棣兵马、粮食等等,自然是帮着朱棣开疆拓土。但是也不是不求回报的,新明银矿自然是重点。所以除了大明朝派出去的工匠之外,很多矿工都是来自东瀛本土。

    严震直继续说道,“朝廷早已找到银矿主脉,这些年也经常找到一些支脉。如今已经开出三百矿道,现如今尚有矿道在建、在开。朝廷也引入灰吹法等,白银数量剧增。”

    朱允煐微微点头,只是问道,“现如今,每年送入大明多少白银?”

    郁新立刻说道,“起奏陛下,每年送入大明白银约一百四十万两,尚有五万两黄金。白银五十万两归入内帑,三十万两由宗人府、五军都督府接掌。余下六十万两,收归国库。”

    一百四十万两,差不多也就是五十吨的样子。而明朝的白银一两,差不多三十七克的样子。

    看着朱允煐在皱眉,严震直赶紧说道,“陛下,新明银矿储量惊人,朝廷尚未知晓新明银矿到底能挖出多少金银。且银子数量不断增长”

    朱允煐打断严震直,说道,“朕没有不满,朕也知道开采那些银矿尚需时日。”

    虽然大明的工匠厉害,大明也不断的在那里投入资源。可是要说现如今一下子每年弄出来几百万两白银也费劲,实际上现在的开矿很多的时候就是用人命填,基本上不要指望机械化,能够用上一些畜力就不错了。

    严震直松了口气,朝堂上的这些大佬自然知道一些事情,尤其是朱允煐的一些嫡系。

    当年老朱可是将东瀛列为不征之国,大概是觉得征讨东瀛不划算,也算得上是吸取了蒙古人东征东瀛的教训了。那时候的大明,也就是和东瀛的南、北天皇做些贸易而已。

    可是当时的皇太孙派人四处寻找东瀛矿藏,‘意外’发现巨大的矿脉。

    结果就是当时的皇帝老朱、皇太子大朱立刻翻脸,不征之国是不存在的。而且东瀛也是必须要征,谁让东瀛天皇没能管好倭寇,而且没有向大明称臣纳贡,已经番邦小国敢称‘皇’。

    可以说新明银矿,那是英示皇帝的一个骄傲。哪怕战事是太上皇安排的,可是这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最大的功臣就是如今的英示皇帝了。

    朱允煐缓缓点头,笑着说道,“这就好,大明的白银越来越多,铜钱也就可以收回来了。”

    明朝好些年已经没有增发铜钱了,本身铜就不够用的。但是也没有立刻废除,只是每一次铜钱被收回来,基本上就是被拿去冶炼了,市场上流通的白银和纸钞越来越多。

    这是好事,对于朱允煐来说是好事,谁让大明是真的比较缺少铜呢,能少用就少用比较好。

    朱允煐这个时候继续问道,“户部对宝钞,可有什么说法?”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