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7.完成第三项生产指标

作者:砍手狼
作刀锋,也可影响震慑对手的精神。

    “光明寺传承宝瓶神通,完成宏愿增长法力,以法术为主,精神力量强大。”木婷继续说道。

    李根脑海中便浮现出明烨和尚的身影对应。

    这个修宏愿的和尚,佛光护体后,防御力确实强悍,而且针对人精神的手段,叫对手防不胜防,可同时作用于多人。

    虽然像木婷说的,七、八条彭城造一起瞄准,明烨和尚未必受得了。

    但持枪者在开枪前,可能先被明烨和尚影响精神意识。

    枪不开,与棍子无异。

    不过明烨和尚的佛法神通,作用范围还达不到太大。

    “佛家如此,那道家呢?”李根问道。

    木婷似笑非笑看他一眼,像是在说他得寸进尺。

    李根面上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悄声道:“我搞了几张道家灵符,想要试着护身。”

    木婷言道:“符箓借法天地,和丹道修外丹内丹合一,正是道门最古老的两大修行法门。”

    李根闻言想起隔壁小湾镇的靖夜尉岳浩然。

    对方看着像修练符箓之法的道家传人。

    木婷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另一大类是炼器御器修行之法,炼成本命法器法宝,与自身性命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李根眨眨眼:“就像一些小说家言中的剑仙?”

    木婷点头:“不错,不过祭炼法剑,只是炼器御器传承当中一个分类。”

    “原来如此。”李根想起一事:“我记得听你提过,还有邪道妖人?”

    木婷答道:“不错,释道儒三家乃修行正道,虽也有走火入魔风险,但终归小不少。

    而邪魔外道修行法门,则非常容易走火入魔。

    就算能勉强把持,也对人的性情有很大影响,多奸邪、冷酷、残暴、嗜血、疯狂之徒。”

    她抬起一只手,原本张开的五指依次收起:

    “佛家就有两支外道,一个白莲宗,一个大空寺,除此之外还有万魔宫、血河派、无天宗,等等等等。”

    木婷收回手:“大大小小,零零总总,没上百也有好几十,释道儒三家正宗始终无法将之剿尽。”

    李根扶了扶眼镜镜框,没第一时间接话。

    这个世界的修行者降妖伏魔,只有风险没好处,所有多数人不主动去做。

    但清剿异类邪道,他们或许肯下力气……

    “我就是纯好奇,请木小姐不要见怪。”李根笑问:“不知你是修行什么法门?”

    木婷并不隐瞒:“我是看典籍自学的野狐禅,要划分的话,应该算儒家。”

    她自嘲地笑笑:“再古板的人眼里,我也算不上外道,不过将来少不得要去珞珈书院或者太学听听课。”

    李根想起什么:“儒家的话,那像京城里的太学?”

    “太学里有修行者,也有寻常读书人。”

    木婷摇摇头:“如今那边新学、旧学纷争越来越剧烈,已经不是安心做学问的地方了,虽说早知必有这一步,想来还是叫人惋惜。”

    新学,旧学……李根若有所思。

    当初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冲突不小,大顺朝虽然重新趋于统一,但矛盾并未彻底消除。

    或者,在修行者方面也未尝没有对立。

    “别说内陆省份了,东海省何尝不受影响?”

    木婷说到这里,看了李根一眼:“你厂子画报的事情我听说了,其实就跟这有关系。”

    李根眨眨眼:“哦?”

    木婷解释道:“近年来,东海省在文化传播方面相关规章越放越宽,引起不少人反弹,以为步伐迈得太快,希望能加以限制。

    另一边则鼓励商贸、文化不应受限,尤其反对督府、文礼局一类地方直接下令干涉禁止。

    眼下正是双方拉锯的时候,你的画报如果再早上个一年半载,不至于被文礼局叫停。”

    李根对此倒是很看得开:“说来也是难登大雅之堂,我们厂确实需要自省。”

    顿了顿后,他继续说道:“相较于画报,我其实倒更希望议会和督府能多保护一下发明专利。”

    木婷闻言便笑:“你跟我三叔会很有共同语言。”

    眼镜片后,李根目光微微闪动。

    按照木婷所言,她三叔应该就是主要负责家族生意的人。

    木家是东海省首屈一指的大药商,拥有多家药厂和药店。

    有一段时间,她家直接垄断了东海省的青丹精。

    李根去药店买朱砂的时候便发现,这个世界的所谓青丹精,从药效来说,怎么听怎么像前世蓝星的青霉素。

    他不知道蓝星前世具体什么时代什么年份发现、制备、量产青霉素。

    但直觉感到大顺朝这边青霉素出现的是不是有点早了?

    后来李根留心观察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仅青霉素,大顺朝当前时代整个制药工艺相关产业都很发达,超出其他许多类工程工艺的平均发展水平。

    类似的还有种植、养殖、化工、采矿、冶金、材料等少数门类。

    叫李根放飞念头发挥联想的话……

    这些行当,是不是跟修行者炼丹炼器相关,所以发展得格外好?

    “早些年东海省这边专利相关律法还挺严格的,但天盛中兴开始,就没那么严格了,尤其内陆那边,很多时候是想管也管不了。”木婷言道。

    所谓天盛中兴,就是八十多年前天下重新一统,结束早先近千年的事实分裂诸侯割据局面。

    为了纪念,故而在当时改元天盛。

    天盛帝在位期间,少有战事,民间工业、商贸更进一步交流发展。

    用古时候的话说,国泰民安,盛世大治。

    用李根前世蓝星的话来说,社会文明大发展,创造出更多社会财富。

    因此大顺朝这段时期,被称为天盛中兴。

    后来一甲子六十年后,再次改年号,称元泰年间,直到如今元泰二十二年。

    “印刷出版方面可能有点反复,其他方面买东西卖东西倒是不用担心。”

    木婷提醒道:“不过,单只正常买卖,老商家也有办法给你暗中使绊子,你自己多留神。”

    “多谢提醒,我会注意。”李根连连点头。

    他跟木婷又聊几句,见木婷有巡捕局工作要忙,便不再打扰,自觉告辞。

    接下来一个来月时间,李根继续忙乎他的相机生意。

    厂里员工多了后,产能产效都提高。

    终于,工厂日志的生产指标一栏,增添一个完成项目:

    彩照相机300/300

    达标一刻,李根再次感到通体上下,自内而外,从神魂到躯体,得到洗练,更上一层楼。

    他拿自己那匹驮马试了试力气。

    嗯,没把马怎么地。

    只是把马托起来,并确保这牲口别挣扎乱动。

    “不错不错,新年前完成,算是给我自己一份新年礼物。”李老板满意点头。

    相机销售眼下尚未结束。

    但对他来说,完成生产指标,自己就可以先得到神诡工厂的额外奖励。

    至于卖货,慢慢卖就好,投入的资金已经回本,后面都是纯赚。

    倒是先前木婷和魏胖子还说要清查海盗奸细,之后没动静了,不知有没有成果。

    不过听说主要移交给巡海局负责了。

    严啸、明烨背后的那个主使者,近期也没动静……李根擦拭眼镜片,眉头微微蹙起。

    …………

    “小心点!出了岔子,不用金爷动手,我先扒了你们的皮!”

    一个大汉压着嗓子,沉声低喝。

    面前一队人马,小心翼翼护送大车,低调驶入库房。

    大车由四匹马拉动,马皆被封口,车辆行驶间,显得车上东西极重。

    但蒙着黑布,无人知是什么东西。

    车停好后,库房门锁死,领头者带着所有人一起离开。

    “过年不能回家,各位兄弟都辛苦了,金爷有赏。”

    领头者分发钱财:“等事情了结,醉红楼里大宴三天,喝死玩死在里面都行。

    但在那以前,谁都不许外出,走漏了风声,十个脑袋不够砍得,都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应诺。

    然而在此之前,当中有人已经暗地里留下记号。

    接头的人见了暗号后,连夜进城。

    钱塘城里,一间大宅内,男主人安静翻动报纸。

    下人这时来报告:“老爷,东西到了!”

    男子放下报纸:“确定?”

    下人答道:“确定,从那神秘海底墓挖出来的东西,在明州府上岸,一路运来,果然是由金生海的人接手,但没有送进钱塘城交给王家,而是留在城外河口镇。”

    “正常,城外没那么惹眼。”

    男子问道:“具体地点知道吗?”

    下人点头:“就在金生海自家宅子隔壁一间空院的库房,看守人倒是很多。”

    “通知海鹰他们动手,事成后东西送去小湾镇。”

    男子重新拿起报纸:“东西是首要,如有余暇,顺便捅一下那个小印刷厂,看那人会否出现。”

    “是,老爷。”下人当即告退。

    河口镇上,金爷那座茶楼外,暗巷里,另藏着一个身影。

    他静静看着车队驶入茶楼后面的巷子里。

    月光下,此人身材高大,生着一张年轻面孔。

    正是外号高仔的高泰。

    他望着茶楼,目光闪烁。

    那位源先生叫他注意镇上风吹草动。

    眼前,或许正是条大鱼?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