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章 新生意

作者:九悟
    少爷,按理我不敢多嘴的。庞大郎喜欢喝酒,自己动手酿造,但他这酿酒的水平实在是差。我之前喝过他的酒,口味很冲。这酒谁会买去喝?”

    他跟着张昭目睹张家这翻地覆般的变化,搁在之前,谁敢想张家反而吞掉刘大户一百亩地呢?当时,都在愁怎么抵挡刘大户。他早已认可张昭的水平。

    但是,村里都在猜测少爷是酿酒自己喝,他却是知道内情的。这酒就是要用来卖的。卖酒的钱才能支撑目前的局面。然而,这高粱酒的口感真的很差!

    他心里着实担忧。

    张昭微微点头,往酒坊里走去。

    这年头,北方主要种黍、粟、麦、高粱。要麦磨成白面,口感最好,但麦的产量很低。农民都是混合着种。最常见的是黍、粟,再就是高产的高粱。

    张昭用高粱收租,自然会得到佃户们的称赞。他是要用高粱来酿酒。后世的人都知道,用高粱酿造的烧酒,口感最好。但在明朝,主流的还是黄酒。

    白酒的用料是米、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此时,白酒在底层流行。口感都不甚好。白酒的改良要到清康熙年间。

    “张少爷。”庞大郎就是蒋家庄来有着古铜色皮肤的领头中年人,在蒸酒的大灶前,一脸的羞愧,“我这酿酒的手艺是野路子,只是自己喝,怕误了你的大事。”

    他给丁管事派到张昭这里,还以为是卖力气,或者看家护院,不想做了几活儿后,张少爷要找酿酒的师傅,恰好他会,便让他帮忙酿酒。

    张昭沉静的摆摆手,道:“庞师傅,我这不是来看吗?等会你们听我的。”

    蒸酒的大灶前,有人烧火。其他人都围在这里帮忙。灶上则是大锅、木桶。这是蒸馏酒的设备。木桶上半段则有几根铜管。等会酒水便会从铜管中流出。

    庞大郎指挥着,很快就有酒液从铜管中流出到酒坛中。空气中有着浓烈的酒香,但味道很刺鼻。但凡喝过酒的人都知道,这种酒是绝对的劣质酒。

    庞大郎讪笑着张昭一眼,解释道:“张少爷,这酒不会直接用来喝,等会和后面的几锅酒混合,放几再饮用。”

    蒋家庄来的青壮们挑水的、看酒坛的,还有人咽口口水。再劣质的酒,它也是酒。平常在庄中可没酒喝。

    张昭看着酒坛中的酒渐渐多起来,笑一笑,道:“庞师傅,这头锅酒不要。我只要第二锅出的酒。”

    他对酿酒的工艺有所了解。二锅头的工艺改良要到清康熙年间。这个时候自然没有。他可以独占商机。而改良很简单,就是只要第二锅的高粱酒。

    一般酿酒,都是酿造好后,将几锅酒混合在一起。这是人的思维盲区。其实近代工业革命时期,有很多发明都是这种微的改良,从而带来巨大的变化。

    庞大郎只是过来帮忙,张昭什么那自然就是什么。将装着第一锅酒的酒坛拿走,换新的空酒坛来接酒。这时,再加水,第二锅酒顺着铜管流出来。

    很快,空中漂散着酒香。

    酒坊中所有的人神情都是微变。这酒香比刚才至少强上百倍。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