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四章,顺天府愿意成全

作者:淼仔
    岳繁京真的静下来---在情意中受到的伤害,往往长久的日子不能平静,但出门在外要吃要喝的人,每十二个时辰的翻腾过于奢侈。

    她还是平静下来了。

    用心的打量自己的新家。

    秋的日光,在白带着夏日的炽烈,把院子的角落照到分明。五间屋子都是草泥房,也就架不住木头大梁,根本就没有梁头。

    这种房子经不起大风雪,但处在集镇处的平原上,周边有城池,需要担心的只是冬的雪,不要压倒房子。大风袭来,自有集镇、城池和树木挡住。

    岳繁京觉得不掉以轻心的好,她左边是祁氏,右边是春枝。对两个人道:“钱还有,这房子要修缮吧。”

    “黄老爹他有主意,让咱们先不要修,等他合计好,是个万全的法子,听他的。”

    祁氏和春枝都这样,在厨房门外蹲着洗菜的春枝娘,听到她们话,仰起脸来笑一笑,也是个点头。

    啊,这位黄老爹可真是肯照顾人。

    岳繁京算算日子:“中秋就要到了,给老爹多送些节礼过去。”想到这里心上扯动出痛苦,秋闱三场考试,分别是八月九日、八月十二日和八月十五日,沿用前朝旧例。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参加最后一场考虑的学子们,是在科场里过节。也就到黄老爹,想到王古,怎么会不痛?

    悄悄深吸口气,岳繁京再次让自己平静。把染着日光金边的草屋、朴素陈旧的窗户,仔细看着,硬是看出一股古朴之美。

    好吧,她总算不想王古了,原地转个身子,看着院子里。

    这院落里五间房子虽然旧,却有个水井,实在是方便。春枝娘勤快,早饭吃完就刷锅碗,刷完就准备午饭的菜。井靠着厨房,她蹲在二者之间,活干得头也不抬。

    岳繁京暗暗点头,看得出春枝时常的窘迫,认为她把自己一家人的吃喝压到姑娘身上。但是岳繁京这种时候的境遇,人手还真是越多越好,人手还真是越放心的越好。

    把树根送去学堂,岳繁京有感激春枝全家送到京里的意思,也有留下春枝全家的意思。

    春枝的爹、张大父子下地去了,树根拿着比他高的扫帚,在院子里哗啦哗啦的扫地。

    穷人的孩子早懂事,树根扫的很心,方向偏离岳繁京站的地方,生怕有灰拂到她身上。

    院外贴墙的树影落到树根影子上,在地上看,树根长大了。

    “去外面看看。”

    岳繁京着,祁氏和春枝跟上。

    院门外面就看到地,庄稼熟了的香味混合着日光香,带来安逸之美。

    村子的人经过,因岳繁京不怎么出来,但都知道这家有个姑娘,好奇的看看,露出和善的笑容。岳繁京略侧过身子,低垂面容上也带着笑容。

    但祁氏和春枝挡住她,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看得见,她算回了招呼。

    回房,暖烘仿佛跟着进来,岳繁京舒泰中,有一件事情非做不可。

    哪怕她和王古情意最深时,哪怕她最难过时,也没有忘记,她进京后要把祖父当年的案子,想法重新问问。

    京里真个好,日光也能醉人,难怪祖父母一生念念不忘。

    抱出一个木匣,这是钱匣,打开来数数钱,还能拿出一百两左右打点。岳繁京没有立即就执行这主意,而是请祁氏拿个主意。

    她没有长辈在身边,奶娘就是她的长辈。有个人商议,总比自己寻思的好。

    “我想拿这些钱,请张大叔拜托给黄老爹,认识一个刑部的人,查查当年祖父离京的原因。”

    祁氏自从进岳家,就是岳老夫人清高骄傲的追随者。想想老太太真不容易,想想老太太料事如神,王家果然不可靠。

    她应该一口答应下来。

    但是瞅瞅钱匣,慢慢地道:“姑娘这是孝心,不过,等明年收成下来再问吧。手里这点钱,预备不知哪里出来的花费。”

    什么叫不知哪里出来的花费?

    忽然增加的税,忽然出来的病症,忽然惹出的事情都不由人控制。

    祁氏的意思,手里留着余钱。

    岳繁京把钱匣推给她:“这些还不足够吗?省着些,足够用到明年。”把一百两银子继续推给祁氏:“等到明年再查,我怕我忧愁。”

    祁氏不能听她“忧愁”,也不能看她“忧愁”,听到立即改口,把钱重新放进钱匣:“我男人身上还有碎银子,过上两,叫上春枝爹,请黄老爹外面吃酒,就是我男人想打听,如果这案子不能问,怪罪下来,也只让我男人担着吧。”

    岳繁京还没有话,祁氏凝神:“可曾对黄老爹过姑娘姓氏?”再一想:“没有过。”

    低下头继续做岳繁京的针指。

    岳繁京无奈:“奶娘,有黄老爹在,何必又让张大叔冒险。如果黄老爹打听过,不能问,咱们不问也就是了。”

    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地址,一个人名,这是冰碴子大人给自己的。实在让黄老爹为难的话,岳繁京只能麻烦他们。

    轻易的,岳繁京不愿意乱承人情,她又没得还。

    祁氏好,主仆就这样定,黑前,张大和春枝爹从地里回来,笑赶紧的种上水菜,到冬有菜吃,饭后,大家团团坐在一起,岳繁京出来这话,张大和春枝爹连声答应。

    这个晚上,岳繁京入睡时舒心。

    祖父的案子,在她懂事的时候,就由祖父母的固执着,而疑惑重重。

    这算是一件心事了。

    虽还没有解开,但这就可以去了解,或许可以为祖母做些什么,岳繁京睡得香甜。

    祁氏临睡前进来看看她,交待春枝警醒,夜里要茶要水的不要偷懒。顺手,把岳繁京写的家信拿上,回她的房间放在桌子,再交待丈夫张大:“明儿一早就给黄老爹出来,免得老爹出门,又要晚一给他。”

    这是写往幽塞报平安的家信。

    和岳繁京在路上写、到京里写的,差不多,都是景致报平安。

    但这一回声明收信的地址改了,黄老爹愿意提供一个地方代岳繁京收信,并且愿意帮岳繁京寄信。

    虽是幽塞长大,岳繁京也知道不轻易出外。还住在王家的时候,信和王家的家信一起寄出。至今,信交到哪里能寄出,岳繁京不知道。

    幸好。

    有黄老爹。

    第二一早交给黄老爹,上午,这信就出现在英王李威的案头。

    李威拿起信,鉴赏下岳繁京的字迹。虽称不上写的好,但端正匀净。

    李威满意的点点头,拿给厮平安:“放在往幽塞的信里,寄给廖雪峰。再告诉廖雪峰,岳家的回信也由他收好寄回。”

    平安拿信出来,不由得看看信上的字。猜测中,娟秀细力,这是个姑娘下笔。

    殿下若有心仪的人,英王府阖府烧高香。平安有这个猜测在心里,难免认为李威讨好送信的人,因为寄给廖雪峰的信,往往都是八百里加急。

    而幽塞刚刚动过兵马,太子殿下没回来,应该还在边城。八百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