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零九章 崩坏的大明

作者:木允锋
    柳成龙等人的自挂,其实对于朝鲜来说没什么改变,因为他们自挂之后的第二天,杨丰就得到了汉城陷落的消息……

    而且这个消息也已经是一个月前了。

    李昖面对倭军的进攻,毫不犹豫的再次弃汉城而逃。

    不过他在逃跑前倒是做了正确的决定,就是留下权栗固守开城,阻挡倭军对他的追杀,同时释放之前被抓起来的李舜臣,并由他替换明显无能的元均统领朝鲜水军,事实上就将抗击倭军的任务交给他俩了。

    不过这时候的朝鲜军,表现其实比上次时候强了不少。

    上次他们是真的两百年不知兵,在大明庇护下唯一的战斗,估计也就是镇压一下刁民,持续这样两百年,那战斗力糜烂的程度可想而知,但上次血淋淋的战争也让他们开始成长,而且他们跟着明军也学到了不少,对吴惟忠和戚家军的尊崇,让他们的火器战术进步很快。

    甚至到萨尔浒时候,明军还征召部分朝鲜火枪兵参战。

    总之朝鲜军的确打不过倭军,但要说和上次一样转眼面临亡国之祸,也是不可能的了。

    这样很好。

    这样的结果就是两家打的更激烈。

    死的人也更多。

    而对于李昖和手下那些大臣来说,其实他们并不在乎死伤多少,甚至不在乎丢失多少土地,哪怕他们最后只剩下一座城市,只剩下一个朝廷,只要大明爸爸肯出兵救他们,最后他们还是会重新恢复自己的国家。既然这样那就先让他们继续打着吧,大明终究会救他们的,只是他们还需要等一等,等倭国人给他们减丁到一定程度再说吧!

    至于现在……

    他们喜欢来自挂就自挂吧!

    反正无论他们自挂多少,杨丰都不会出兵的,倒是可以命令李如松出兵,或者让天津水师去捞些朝鲜娘们什么的。

    而焦竑等人的到达,很快也让皇帝陛下在南京有了自己的朝廷。

    焦状元被任命为武英殿大学士……

    虽然武英殿已经烧了。

    但他这个大学士就是冠名而已,有没有其实无所谓,而且烧的是武英殿,武英殿那个院子又不是只有这一座大殿而已,周围附属建筑还不少,只不过当初挨了几发炮弹,现在重修修缮一下就行了。这样皇宫里面就形成了皇帝居住大善殿类似乾清宫,但实际居住后面九五飞龙殿,以大善殿为主要办公场所也就是内廷,而前面武英殿作为外廷,召见辅政的阁臣办公。

    至于随他一起来的那些官员,也分别被任命为六部及科道官员。

    简化后的。

    比如南京六部只有右侍郎。

    其他尚书,主事,郎中,员外郎之类统统没有,就一个右侍郎带着一帮八品九品官和小吏管理。

    都察院也就是一个右佥都御史掌院事,然后带着三个御史。

    六科就三个人。

    一个给事中身兼两科重任。

    实际上就是先把这个朝廷的架子搭起来,但就目前皇威不出皇宫四堵墙的情况下,他们也就是来当摆设,实际上军政事务完全归杨丰,他是总督应天军务兼应天府尹兼应天,镇江两大公社总理,应天府尹管辖应天所属各县,应天公社管应天城。

    至于朝廷所辖……

    好吧,朝廷所辖其实还是有的。

    还有个滁州呢!

    虽然滁州被隔断在江北,江浦,**两县连浦口,全都已经被弘光朝的江北大营控制,但朱文达终究还是在滁州城没有背叛万历,而且根据停战协议,南京向滁州的水路交通是畅通的,所以南京朝廷还可以向他发号施令。

    全套朝廷班子伺候一个滁州……

    老有面子了!

    至于李贽依然保持帝师风范,总之他虽然不参与朝政,但却用他的那些异端邪说在蛊惑皇帝,让皇帝陛下在邪路上越走越远,不过这不是他带给万历最重要的改变,他带给万历的最重要改变,是万历和闽粤海商集团开始亲近。

    说到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闽粤海商的敌人是皇帝吗?

    当然不是。

    是杨丰吗?

    也不是。

    分田地对他们又没有任何影响。

    相反江浙士绅开始进入他们的传统控制领域,那才是真正无法忍受的。

    而江浙士绅的敌人却是皇帝或者说皇帝和杨丰这个组合。

    这种情况下和皇帝陛下暗通款曲,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更何况也不能算是暗通款曲,因为广东本来就是尊奉万历的,哪怕至今那些准备射向皇帝的枪炮里面仍旧近半是他们制造的,也改变不了他们是忠臣的事实。同样皇帝陛下对他们的忠义也非常赞许,所以焦竑大学士拟的第一道圣旨,就是慰勉广东军民,尤其是两广总督戴燿,更是被加少保。

    戴少保可是福建人。

    不但是福建人,而且还是闽南海商核心区漳州人。

    不过这时候他的辖区只有广东,因为广西巡抚已经向弘光输诚,另外两广总督本来也就管不了广西民政。

    明朝的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但广西是单独一个巡抚。

    总之皇帝陛下就这样迅速组建起自己的小朝廷,虽然只是自娱自乐,但至少也像个皇帝了,平日也有模有样的搞个早朝,话说他在京城都多年不上朝,如今到了南京反而早朝了。

    根据杨丰收买的太监密报,皇帝陛下早朝时候,主要其实就是扯淡,毕竟他除了扯淡也没别的事情,不过实际并不是那么简单,皇帝陛下早朝主要是把利玛窦拎过去,一起听他讲海外,尤其是对欧洲的政治制度,很显然他在试图从中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收获不多……

    他能收获个屁啊!

    这时候的欧洲哪有什么值得大明学习的政治制度?

    学习他们的神罗皇冠下面七大选帝侯,三百多诸侯?哪怕皇帝的知识水平有限,也知道这就是个春秋,连他玛战国都没进化到,这边两千年前就进化到大一统了,皇帝陛下不可能从这种政治制度上寻找到先进的东西。所以利玛窦也就能给他讲讲海外风土人情什么的,但问题是这些也很快讲不下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