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镇魂篇 第五十一章 梦回

作者:林希
切指标都正常得很。

    无奈之下,家里人也只能默认了这种结果。

    直到,在孩子满月的时候,就在那天中午十二点整,孩子“哇!”地一声,突然大哭了起来。

    这一哭,就哭了许久。

    此后,就再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三年后的一天夜里,

    午夜,

    被取名叫孟玥柔的女孩儿,在睡梦中突然大哭了起来。

    母亲安慰了许久,以为是孩子饿了,连忙去厨房做了米糊,喂给她吃,可她不吃。

    哭了好久,也许是累了,她渐渐睡下。

    然后,就在母女睡下不久,就开始发烧。

    但直到早上醒来,家长才发现孩子的异常。

    她躺在母亲怀里,小脸通红,额头微热,不烫,却也不哭,是低热。

    孩子发热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所以小孟玥柔的奶奶也没急。

    她用温热的毛巾不断的去擦拭孩子的身体,包括额头、背部以及手心等主要的部位降温。

    然而依旧不见好,所以一家人连忙带着孩子去了医院。

    可是在医生检查过后,发现孩子只是普通发热而已,开了一些药之后就回去了。

    吃过药之后,她发热的状况有了改善。

    直到晚上,午夜,

    她在睡梦中又一次地哭醒了。

    第二天一早,她的母亲发现她又小脸通红,额头微烫,低热又开始了。

    吃了药之后,病情又有所好转。

    直到,再一次的午夜哭醒和早上发热。

    发现不对劲的家人赶忙将其再次送去医院。

    可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仍旧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只是普通低热而已,连医生也很疑惑,只能开了药,甚至,还打了一针抗生素。

    回家以后,依旧是那样,反反复复,每到午夜,孩子准会哭醒,然后一早就发热。

    “会不会,是遭了脏东西?”孩子的奶奶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哪有什么神神鬼鬼的东西?”爷爷驳斥道。

    “那你说是什么嘛!”奶奶反驳。

    “我”他也说不出来。

    孩子的父母还年轻,更是不懂这些东西,但他们关心孩子的病情,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好起来,不要遭罪。

    “我现在就去报国寺里拜拜,求一个平安福。”说完妇人就去准备了香烛。

    “妈,我骑车带你去。”年轻男人也是很急。

    报国寺是县里最有名的一座寺庙,但路程可不近,所以他连忙骑着家里的轻骑,带上母亲,赶去寺里。

    等到求回平安福后,妇人连忙给孩子戴上。

    “哎哟,我的小心肝!”

    看着孩子通红的小脸,妇人很是心疼。

    好在,戴上平安福之后,当天夜里小孟玥柔果然就没再哭醒,第二天发烧的状况也好了许多。

    家里人很高兴。

    一周过去了,就在家里人完全放松之后。

    午夜,她再一次地从睡梦中哭醒。

    清早,她又开始发热。

    家里人好不容易放下来的心,又一次地紧绷了起来。

    孩子的奶奶再去寺里求符,可是再也没了效果。

    孟家人到处求人问,可任谁也没有办法。

    就这样,半个多月过去了,一家人被熬得心力憔悴,可也毫无办法,唯一庆幸的是,除了半夜哭醒和低热之外,孩子没有其他异象。

    只是,嗜睡罢了。

    他们都以为是晚上哭累了,所以白天就会困,倒也没放在心上。

    但这样反反复复地,确实让人很糟心。

    又过了半个多月,

    濉城县外边的路上,来了一个人。

    一个,道士。

    他约莫四五十岁,留着半长胡须。

    束发盘髻,头上戴一顶扁平的南华巾,顶髻用木簪别住。

    身穿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青色老旧道袍,登着白布袜和船形的云鞋。

    倒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肩上背着一个大包袱,看样子装了许多东西,应该也不轻,但未见他背着有丝毫不适。

    他远道而来,云游至此。

    走到濉溪河边上,蹲下来捧了一把水,洗了个脸,然后继续赶路。

    天色渐渐暗下去。

    他就这么随意地走着,走着,走进了县城,走到了一条老街上。

    然后,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来了。

    他望着这家人的房子,眼中闪过疑色。

    嗯?

    再闭上眼,眉头微皱。

    嘶

    接着,他睁开眼睛,走上前去,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年轻男人,他看着眼前的这个道士,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道士开口道,

    “年轻人,请问,你家中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怪事?”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