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二百〇六章 临时

作者:哗啦啦下雨
    “化工企业?”傅松不明白她为什么非要点出化工这个行业,在他看来,银行往外贷款嘛,自然是谁来申请给谁,谁有实力给谁,管他是什么行业呢。

    难不成工行还搞起了政策性定向贷款?可工行明明是一家商业银行啊。

    张晶解释道:“傅先生,我在大学里是读工科的,化学化工专业。我毕业那年,工行响应时代号召,就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从大学里招了一批学机械、化工、建筑类的毕业生到信贷科。”

    傅松好笑道:“信贷不就是放贷的嘛,别说大学生了,就是个初中生也能干,只要会算数就行。”

    张晶笑着点点头:“傅先生,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们那个行长觉得做信贷一定要专业对口,要懂行业,否则别人来贷款的时候,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根本无法判断这笔款该不该放,有没有风险,风险有多大。”

    傅松哑然失笑:“这么说也好有道理,你们行长还真是个人才。”

    张晶道:“有什么道理,干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放不放贷,放给谁,利率多少,期限多久,根本就是领导们一句话的事儿。

    而我们这些人就成了摆设,更多的时候是跟着领导去见客户,在酒桌上领导指着我们说,小张,华南理工大学的高材生,小刘,深圳大学机电专业……,我就感觉,我像动物园里的一只猴儿,他们是游客。”

    傅松被她逗得大笑:“你们领导真是暴殄天物啊。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张晶笑道:“我就是刚才故事里的小张,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这可是所好学校啊,去银行也太屈才了!”傅松惊讶道,未来华南理工是211、985、双一流大学,在傅松眼里,比什么清华、北大不知道强多少倍。

    80年代末,一个华南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去银行信贷部门放贷,这是对人才的严重浪费,是对大学教育的侮辱。

    虽然傅松觉得国内的大学教育就是一坨屎,但即便是屎,也是有用处的,比如可以当有机肥,可以发沼气,也可以喂鱼,等等。

    无独有偶,后世同样存在这种现象,而且比现在更加严重。

    大学生毕业后去银行窗口干柜台,一个初中生都能干的活,让一个大学生来干,这不是有病吗?

    再后来,银行连普通大学生都不要了,非研究生不招,于是银行柜台里干活的又换成了硕士。

    各行各业,也不管是不是真的有着需求,招聘时设置的学历门槛一个比一个高,好像不这么干就显示不出它们有多牛逼。

    还有更搞笑的,几十个上百个名牌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打破头去抢一个小学老师的名额,抢一个街道办事处公务员的名额。

    丢不丢人啊,真他妈的丢人!

    丢你自己的人,丢学校的人,丢大学教育的人,丢整个教育界的人,甚至丢国家的人!

    下贱不下贱啊!

    这跟北大学生毕业后去卖猪肉、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当“保姆”完全是两个性质。

    北大学生卖猪肉是个例,没有广泛的代表性。

    硕士研究生当保姆,此保姆非彼“保姆”,干的根本不是保姆的活,而是高端家政服务,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但银行柜员、街道办事员这些工作,一个中专生甚至高中毕业生都能做。

    那么多博士研究生削尖了他们高贵的头盖骨去争抢一个编制,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肯定有什么东西出问题了。

    傅松一向对所谓的名校、学历嗤之以鼻,压根就没有名校和学历情结。

    沈红、赵志、孙绍宗这批人那是碰巧了,当初刚起步手头没人用,现在不同了,不是毕业生来挑远景集团,而是他来挑毕业生了。

    细数一下他重用的这些年轻人,没有一个是名校的。

    什么清华、北大、南大、人大、南开、复旦、浙大之类的,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即便招进来了,也都得都在基层呆个三四年,老老实实地把名校学生身上的那些臭毛病、臭德行洗干净了,再谈提拔问题。

    相反,傅松对工科院校的学生那是相当的喜爱,什么西交大、西安科技、北理工、哈工大、西南交通、同济、华中科技、东南大学、华南理工等等,只要愿意来,一切都可以谈。

    张晶谦虚道:“我的母校是不错,不过我来了amh还是专业不对口,也只能跟在田总身旁打打杂了。”

    傅松笑道:“对呀,你一个化工化学专业出身的,怎么想到来amh?”

    张晶道:“我当初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了简历,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面试通知,田总跟我聊了也就五分钟,当场拍板说,就你了。”

    傅松道:“还挺符合她性格的,东北娘们儿就是这么痛快。”

    张晶纠正道:“田总那叫雷厉风行!”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