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九章 医家儿女

作者:提比留
吊胆,惊恐万状,哎,一朝君王死,免不了将身丧。”

    领导改你的方子,是看得起你。

    你只能老老实实地把方子改了:

    免柴胡,麻黄减半。

    然后把药煮成绿豆汤,给皇上灌下去。

    皇上喝完,小太监递上茄子,往皇上嘴里硬杵,八寸长的南方长茄子,插不进去恨不得用脚往里踢。

    老太后一脸慈祥:“我儿终于有救了。”

    到半夜皇上嗝儿瘘一声,就这么崩了。

    然后大家开始追责,发现每一个命令都没有书面的。

    太医令勾掉了柴胡还好,宰相要求减半就没落到纸面上,老佛爷说给茄子那事儿,总不能让老佛爷承认自己害死儿子吧。

    最后太医院把开方子的医生二十大板,轰出太医院,这就算是皇家的恩典,给你留了一条命,你那打烂的屁股,就是名医的标记物。

    这种事情有一次,医生们就都明白了,从此开的都是温和甜汤,甘草、菊花、黄芩、枇杷、红豆、大红豆、绿豆、芋头,剩下的基本就靠皇上自己硬扛。

    这也是为什么楚地大疫,太医署完全起不到该起的作用。

    太医署头两个月都在为药物方案、以及派谁去疫区争吵不休,最后想了一个好主意,他们把病人的痰取了,往里面加茶、绿豆汤、豆浆、豆腐脑、黄酒和开水,看看到底哪个能让痰里的泡泡消失,就给百姓推荐这类饮料。

    这场大疫当中徐知训是真正剖开了死者的肺和心(这得跟死者家属商量),观察了死者脏腑损伤之后,才开始开药的人,从这点来说,徐知训比太医署加起来都要高明。

    徐知训曾经对徐咏之说过:“在民间当郎中,也不在太医院做供奉。”

    确实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正理解了太医署的逻辑之后,才发出的感慨。

    熊世海这样的太医,如果不愿意侍奉君王,能很好很自在地在民间开个诊所药铺,舒舒服服,诊金也有,逢年过节收弟子的供奉就能收一车,想想看,龙虎山张欢师父的五雷法整天烧人房子,还有徒弟给送腊肉、滩羊和铁棍山药呢。

    小贵明白了太医署里的恩怨纠葛,才会一下子看破熊世海的心思,不过没关系,熊世海的孙女,是可以争取和团结的人。

    这孩子看着还算清秀机灵,不过脸有点大。

    不是那种李煜喜欢的瘦瘦乖乖的类型。

    想要指一门好亲问题不大,但是想要攀龙附凤,还是趁早死了这个念头的好。

    小贵想了想,还得认认真真回复熊世海老太医才好。

    “老爷子,”小贵称呼上特别客气。

    这一句“老爷子”真的唬得熊世海惶恐了。

    “臣不敢!”

    “怎么不敢呢?小贵我也是医家的儿女啊,我是山字堂徐医生的养女。”小贵一句话就把距离给拉近了。

    “徐医生的医术高明,老臣我早有耳闻,不久前听说家里遭了冤枉,这两天平反旨意才下来。”

    “这是皇恩浩荡啊。”小贵赶紧加一句大词儿进来。

    “徐老爷能沉冤得雪,昭容您还能入宫侍奉,真是可喜可贺。”熊太医赶紧继续奉承下来。

    “都是皇上的恩典,老爷子,您不觉得吗?无论是文官医士也好,还是嫔妃女官,大家都是伺候皇上的人,哪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呢。巧姐这个妹妹,我很喜欢,一定会全力帮她的。”

    “至于医术一道,我还要以您为师,多学一些技能,才好更好地伺候皇上呢。每天给皇上按摩按摩肩膀后背,让他龙体康健,这社稷呀,必然能保万年。”

    这句话真的让熊太医够琢磨一个礼拜的。

    “不是废物大夫、不是黑心医生,是医士!还跟文官放在一起!昭容真是太会说话了。难怪皇上宠她,皇上看她第一眼应该就喜欢她,要不为什么让我们把她捡回来治好呢!熊世海呀熊世海,你这次粗腿抱对了!”

    “那就先让巧儿给昭容清理伤口吧。老臣我老眼昏花,手脚没过去利索了。”

    “渗着点儿,”小贵叮嘱自己。

    她虽然内心狂喜,但学着过去见到的徐咏之谈生意的样子,做出漫不经心的姿态,任凭巧姐给她清洗伤口。

    “昭容,伤口逐渐痊愈,可以不用包扎了。”巧姐施了个礼。

    “会留疤么……”

    “昭容洪福齐天,应该不会的,如果有疤痕,我再用芦荟帮昭容处置一下。”

    “挺好的,做事挺利索。”

    小贵摆摆手,让巧姐先下去,又低声问熊太医:

    “这个孩子不错,但是我是新侍奉皇上的人,不知道这种情况,该跟谁去请托啊。”

    “宫里进人,大总管梁五成说了能算,但是皇后娘娘最好能知道。”

    “还有,就是,昭容您新承恩泽之后,直接说给皇上听的话,一般不会被拒绝,就说是娘家有个心腹人……”

    “老爷子呀,您好糊涂,徐家都被灭门了,我哪有什么娘家。”

    “老臣失言了……”

    “您的年纪,跟我的祖父差不多,您愿意听我说几句心里话么?”

    “不敢当,老臣愿肝脑涂地!”

    “我带巧姐进来,不是不可以,但是长公主看我不惯,你应该知道吧。”

    一句话说得熊世海头上好像响了个霹雳。

    “被长公主当做是我的人,后果如何,怕是很难预料了。那个人做事的风格,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能理解的。”

    “臣多谢昭容提点!”

    “老爷子,都是医家儿女,巧姐的前程,我会照顾,我说到做到。”

    “皇上要画我的身子,肩膀上不要有疤,我想巧姐未来几天,每天来帮我护理疤痕。”

    “小事一桩,老臣这就安排。”

    “未来如果我能封妃,真正自己做主,巧儿再进来,如果短期之内做不到,我就去请托一下韩大人或者梁公公,总有合适的差事能惦记着巧儿,你看如何?”

    “谢娘娘!”

    “别叫娘娘,昭容叫娘娘,人家说我们僭越的。”

    “臣有罪!”

    “我今天说了一些非常私人的话,希望您能理解。我也希望,在这宫廷当中,熊大人也能与我赤心相待。”

    “谢昭容恩典!”

    小贵把巧姐叫进来。

    “巧姐,还是明儿午后吧,你到这里来,带着你的芦荟,你的芦荟是西域芦荟还是闽芦荟?”

    “回昭容,是西域大食的贡物,爷爷让巧儿种的。”

    “好,你就带着芦荟来吧,我没种过芦荟,你也可以教我养芦荟呀。”

    小贵让宫女拿了两个小金锞子给巧姐,算是见面礼。

    巧姐谢了恩,跟爷爷一起走了。

    小贵长舒了一口气,得好好休息一会儿,再琢磨怎么跟巧姐要这份东西。

    那份东西,是她爷爷熊世海多年之前开出过的一份底方。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