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二章 脱胎换骨的改进方案

作者:霞飞红绡
了,同时气动阻力较大不利于超音速巡航,为了减阻力又采用了直径较的机头,导致雷达尺寸不够大,性能必然受到影响,对战机的战场感知能力不利。

    而六一一所的方案则不同,它更强调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超音速机动性,所以威龙只在机动性一项不如六零一的三面翼,并且这只是指的亚音速机动性,所以最终的结果就不言而明了。

    六一一所基本中国的航空工业发展情况,采用了发动机性能不够,气动来补的设计思想,同时又抓住了未来隐形机空战,近距缠斗能力是最不重要的一项能力,注重战机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和超音速机动性,以及隐身性能,最终自然就胜出了。

    最终威龙战斗机,也的确给所有的国人带来了惊喜,提振了国人对中国航空工业的信心!甚至可以歼二零战斗机,在综合战力上并不输给国的F战斗机,在某些方面威龙还要超过猛禽,这还是在威龙发动机性能落后一大截的情况下,如果等到安装了S15发动机的全状态歼二零服役,那就真的要超过F了。

    主导威龙战斗机设计的,就是唐占文总师一个宿舍的同学,扬威总师了。

    林鹏最为钦佩的飞机设计师里面,就有扬威总师。

    六零一所虽然落败,却也没有放弃对四代机的追求。瞄准了国际市场以及未来海军对四代机的需求,六零一所继续对四代机方案进一步发展。理论上,六零一所还有机会,因为企业自主研发军机,最后成功穿上军装的,也有先例。

    洪都公司搞的K8教练机就是很好的例子,从中巴合作的教练机,到装备中国空军。还有歼轰七A的例子,原本空军退出,后来又看上了它,这不马上就要完成试飞定型任务,不久之后就要装备空军了嘛!

    当然了自研就不可能再搞重型机了,那不就跟歼二零重复了吗?就算是外贸,也没有哪个国家装备得起了。所以六零一所就搞出了F1这一款中型四代机。

    采用常规气动布局的F1战斗机,这下隐身性能也好了,还采用了DSI进气道,整体式座舱盖,特别是第二架经过重大改进的0版本,被很多军迷们看好。

    F1可以看成为瘦身版的F5战斗机,二者的外形很相似,只是F5战斗机身材显得比较胖,并且是单发。

    林鹏还记得在二零一七年,F1战斗机模型参加巴黎航展时,中航领导透露它已经实现了超音速巡航。但它的明确定位,就是多用途战斗机,和F5战斗机类似,只是更注重空优罢了。

    所以借鉴F1的一些东西,拿过来,用于改进歼轰七A还是可行的,只是这也需要整个设计团队的努力,以及不的一笔经费。

    林鹏的话完,唐占文总师就陷入了沉思当中,的确林鹏所的改进方案,如果实现了的话,那么歼轰七A就等于是脱胎换骨了,也许军方就应该给它一个新的编号了,歼轰八!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