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百七十九章 二圣

作者:枕冰娘
总摄戎机,望实惟允。可领正一品太傅,馀并如故。

    三旨一下,风云激涌。

    第一旨:加封晋王为议政晋王,协定国事。

    第二旨:加封越王为摄政越王,协定国事。

    第三旨:封辛氏辛夷为太傅,官居正一品。

    议政摄政,共商国事,位比东宫,分权初定,大魏的下迎来了“二圣共尊”的棋局,大明宫的权柄一分为二。

    然而第三道圣旨,却引来了下疯了般的抗旨,散朝当,文武百官就一袭素袍,跪在了麟德殿外,大有若不撤回圣旨,就视死如归的决心。

    虽然仍坐在龙椅上,但完全不管事的李赫,只把尚方宝剑扔给了摄政越王,玉玺扔给了议政晋王,让二圣“遵守诺言,否则,同第三道圣旨撤回的,还有前两道”。

    廿日。二圣诏曰:君无戏言。尊辛氏为太傅,无可改,若有非议不尊者,杀无赦。

    同日,斩嚎啕得最厉害的官吏数十名,悬人头于城门,与王俭的人头一起,言“抗旨不遵,罪同逆”,同时,反对最厉害的几大仕宦之家,全族贬官,无一幸免。

    虽然还有维护纲常如命的家族,企图趁势反叛,二圣直接发兵,兵临府下,还没等逆贼兵马凑齐,就以大逆之罪论处,诛三族。

    铁血手段,所向披靡。马蹄压碎了所有异议,鲜血铺就了紫袍金带,终于将历史上第一位正一品女官送上了麟德殿。

    五日后。礼部亲自裁定了辛太傅女制官服,并文武百官,奉权印玉册,欲亲迎太傅于辛府上朝,却发现风口浪尖上的太傅大人,早就人去楼空。

    同日,李赫在金銮殿上垂下黄绡帘子,自己坐于帘后,两耳不闻帘外事,人是杵在那儿,却将前朝完全交给了二圣。

    同日,二圣祀泰岳,拜梁丘,禀告列祖列宗,正分权之名,祭典之上,摄政越王摔碎青玉面具,露出真容,原是棋公子江离,震惊下。

    同日,百余平民并官吏,但凡曾因棋事,矜怙棋君或有不愉之交,尽着白衣,负荆请罪,跪于王府外,越王罚诸人当街跪满十日,惩大诫,既往不咎。

    同日,摄政越王休侧室白莳,虽有违帝赐婚上谕,但凭摄政之威,帝都退到了黄帘子后,下竟无一人敢非议。

    同日,因协同擒拿王贼之功,二圣赦免皇后王氏之罪,迁其感业寺,带发修行,为国祈福,百官无诏不可前往探视。

    同日,萧氏之翎名满下,为曾经辛太傅奴婢香佩,拜议政晋王帐下军师,掌三军谋议之事,权柄殊耀。

    同日。魏三家家主:李圭,郑诲,崔郗,向二圣效忠。李圭举全族,宣誓于摄政越王,郑诲并崔郗,宣誓于议政晋王。

    ……

    后世史书载:“和十三年八月,叛定。晋王加封议政晋王,越王加封摄政越王,赐着缃,仪制比东宫,共商国事。帝垂帘于殿上,坐朝于帘后,无所言。下尊双王为‘二圣’,大社稷民生,皆由二圣共裁。并,封辛氏为太傅,尊正一品,然无所踪。五姓七望败,魏三家:郑,李,崔,兴。下新局,二圣夺珠,一统之势,长庚破晓。”

    ——《魏书·圣宗纪》

    ……

    终局。

    开始。
(←快捷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